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页 |
1.2 国内外车辆侧翻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概况 | 第9-13页 |
1.2.1 国外车辆侧翻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概况 | 第9-11页 |
1.2.2 国内车辆侧翻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概况 | 第11-13页 |
1.3 课题的来源 | 第13页 |
1.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基于veDYNA建立三轴货车侧翻动力学仿真平台 | 第15-29页 |
2.1 veDYNA软件简介 | 第15-17页 |
2.1.1 veDYNA软件的特点 | 第15-16页 |
2.1.2 veDYNA软件的组成部分 | 第16-17页 |
2.2 三轴货车车辆模型的建立 | 第17-23页 |
2.2.1 整车车体模型 | 第17-18页 |
2.2.2 车轴及悬架系统模型 | 第18-19页 |
2.2.3 轮胎模型 | 第19-20页 |
2.2.4 转向系统模型 | 第20-21页 |
2.2.5 传动系统模型 | 第21页 |
2.2.6 制动系统模型 | 第21-22页 |
2.2.7 所建立的车辆Simulink模型 | 第22-23页 |
2.3 三轴货车侧翻动力学仿真平台的建立 | 第23-27页 |
2.3.1 操纵控制模块 | 第23-24页 |
2.3.2 道路模块 | 第24-25页 |
2.3.3 三轴货车侧翻动力学仿真平台Simulink模型 | 第25页 |
2.3.4 三轴货车侧翻动力学仿真平台验证 | 第25-27页 |
2.4 仿真效果 | 第27-2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运输车辆侧翻动力学特性分析 | 第29-42页 |
3.1 运输车辆侧翻评价指标与侧翻影响因素 | 第29-30页 |
3.2 运输车辆动力学参数对侧翻程度的影响 | 第30-33页 |
3.2.1 不同方向盘转角输入下的运输车辆侧倾稳定性分析 | 第30-32页 |
3.2.2 不同车速下的运输车辆侧倾稳定性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3 运输车辆结构参数对侧翻程度的影响 | 第33-39页 |
3.3.1 不同车身质心高度时的运输车辆侧倾稳定性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3.2 不同轴距时的运输车辆侧倾稳定性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3.3 不同轮距时的运输车辆侧倾稳定性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3.4 不同簧载质量时的运输车辆侧倾稳定性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3.5 不同悬架刚度时的运输车辆侧倾稳定性分析 | 第37-39页 |
3.4 道路参数对运输车辆侧翻程度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3.4.1 不同路面附着系数时的运输车辆侧倾稳定性分析 | 第39-40页 |
3.4.2 不同道路形状时的运输车辆侧倾稳定性分析 | 第40-41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运输车辆侧翻评价指标研究 | 第42-55页 |
4.1 评价指标无量纲化 | 第42-46页 |
4.1.1 无量纲化的方法 | 第42-43页 |
4.1.2 车辆侧倾角的无量纲化 | 第43-44页 |
4.1.3 车辆侧向加速度的无量纲化 | 第44-46页 |
4.2 构建运输车辆侧翻综合评价指标 | 第46-47页 |
4.2.1 运输车辆侧翻综合评价指标表达式 | 第46页 |
4.2.2 运输车辆侧翻综合评价指标Simulink模型 | 第46-47页 |
4.3 侧翻综合评价指标验证 | 第47-54页 |
4.3.1 角阶跃工况 | 第47-48页 |
4.3.2 正弦工况 | 第48-50页 |
4.3.3 双移线工况 | 第50-52页 |
4.3.4 鱼钩工况 | 第52-5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五章 运输车辆侧翻预测研究 | 第55-62页 |
5.1 侧翻时间预测TTR算法 | 第55-56页 |
5.2 改进的运输车辆TTR算法 | 第56-58页 |
5.2.1 基于横向载荷转移率的TTR算法 | 第56-57页 |
5.2.2 改进的TTR算法仿真模型 | 第57-58页 |
5.3 改进的TTR算法仿真分析 | 第58-61页 |
5.3.1 正弦工况 | 第58-60页 |
5.3.2 角阶跃工况 | 第60-61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六章 运输车辆主动防侧翻控制策略研究 | 第62-73页 |
6.1 自抗扰控制ADRC | 第62-64页 |
6.2 运输车辆主动防侧翻控制算法 | 第64-67页 |
6.2.1 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模型验证 | 第64-65页 |
6.2.2 运输车辆主动防侧翻控制算法 | 第65-67页 |
6.3 运输车辆主动防侧翻控制效果分析 | 第67-72页 |
6.3.1 对发生侧翻的车辆控制效果分析 | 第67-70页 |
6.3.2 对侧倾程度较大的车辆控制效果分析 | 第70-72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7.1 全文总结 | 第73页 |
7.2 本文创新之处 | 第73-74页 |
7.3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