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职业技术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与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研究--基于武汉市4所高职院校的调查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一、绪论第10-28页
    (一) 选题背景第10页
    (二) 选题意义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 理论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2. 现实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(三)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 基本概念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 理论基础第17-18页
    (四)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8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 国外研究综述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 国内研究综述第20-25页
    (五) 研究方法第25-26页
    (六) 研究工具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调查问卷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 社科统计学软件SPSS18.0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 结构方程模型软件LISREL8.7第27-28页
二、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结构探析第28-36页
    (一)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探索性因子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(二)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因子信效度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 信度分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 效度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(三)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结构模型第32-33页
    (四) 职业道德素养结构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第33-36页
三、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结构探析第36-44页
    (一)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索性因子分析第36-39页
    (二)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因子信效度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 信度分析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 效度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(三)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结构模型第40-41页
    (四) 职业道德教育结构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第41-44页
四、被试对象的人口学变量分析第44-47页
五、人口学变量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影响第47-54页
    (一) 性别的影响第47-48页
    (二) 年级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 (三) 政治面貌的影响第49-50页
    (四) 担任职务的影响第50页
    (五) 家庭所在地的影响第50-52页
    (六) 父母职业的影响第52-54页
六、人口学变量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影响第54-58页
    (一) 性别的影响第54-55页
    (二) 年级的影响第55-56页
    (三) 家庭所在地的影响第56页
    (四) 父母职业的影响第56-58页
七、职业道德教育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影响第58-62页
八、主要结论与对策第62-67页
    (一) 主要结论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1.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整体上良好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2. 高职女生的职业道德素养高于高职男生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3. 低年级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高于高年级高职学生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4. 担任过职务的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更高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 政治面貌和家庭所在地对高职学生职业理想影响显著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6. 父亲的职业差异对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没有影响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7. 母亲的职业差异对高职学生的职业义务产生影响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8. 职业道德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了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高低第63-64页
    (二) 对策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1. 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与职业道德教育的薄弱环节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2. 加强对高职男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3. 加强对高年级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 加强对乡镇籍高职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5.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6.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7. 家校联动共同促进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第66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69页
附录一第69-70页
附录二第70-74页
致谢第74-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职业院校教师成长管理与职业能力评价系统的研究
下一篇:中职生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--以湖北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