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绪论 | 第10-16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源起 | 第10页 |
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5-16页 |
第一章 回顾与溯源:反乌托邦思想及反乌托邦电影 | 第16-27页 |
第一节 乌托邦及反乌托邦词源探究 | 第16-20页 |
一、乌托邦的起源及发展 | 第16-17页 |
二、反乌托邦的起源及发展 | 第17-20页 |
第二节 反乌托邦思想在艺术形式上的表现 | 第20-27页 |
一、反乌托邦文学 | 第20-22页 |
二、反乌托邦电影 | 第22-27页 |
第二章 类型电影视角下的好莱坞青少年反乌托邦电影 | 第27-50页 |
第一节 好莱坞青少年反乌托邦电影作为科幻电影的亚类型 | 第27-30页 |
一、技术主义传统在美国好莱坞的延续 | 第28-29页 |
二、反乌托邦主题与科幻电影类型的内在相关性 | 第29-30页 |
第二节 科幻虚拟架构下的公式化反乌托邦情节设置 | 第30-40页 |
一、原有“乌托邦”体制——“完美”世界的假想 | 第31-38页 |
二、新旧世界更迭——后“乌托邦”时代的多种可能 | 第38-40页 |
第三节 反乌托邦新神话——人物设置定型化 | 第40-50页 |
一、新生力量的反叛 | 第42-45页 |
二、坚守秩序的“乌托邦”代言人 | 第45-48页 |
三、具有辅助功能的次要角色 | 第48-50页 |
第三章 文化与商业:好莱坞青少年反乌托邦电影的双重运作 | 第50-74页 |
第一节 青少年亚文化下的反乌托邦图景 | 第50-60页 |
一、青少年亚文化 | 第51页 |
二、美国青少年文学与青少年反乌托邦文学 | 第51-53页 |
三、文本到影像:好莱坞青少年反乌托邦文学电影改编 | 第53-55页 |
四、青少年之于好莱坞反乌托邦电影 | 第55-60页 |
第二节 好莱坞青少年反乌托邦电影的商业实质 | 第60-74页 |
一、影视圈刮起YA(Young Adult)风 | 第61-62页 |
二、多元化、游戏化、陌生化 | 第62-68页 |
三、以狮门影业对《饥饿游戏》的营销策略为例的商业运作分析 | 第68-74页 |
结语 | 第74-75页 |
附录:好莱坞青少年反乌托邦电影大众评分及票房、分级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79页 |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