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2.1 研究思路 | 第12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3 全文框架与内容安排 | 第13-14页 |
1.3.1 全文框架 | 第13页 |
1.3.2 内容安排 | 第13-14页 |
1.4 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5-22页 |
2.1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面临的长寿风险研究 | 第15-18页 |
2.1.1 长寿风险的界定 | 第15-16页 |
2.1.2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长寿风险识别 | 第16-17页 |
2.1.3 关于长寿风险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冲击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2.2 长寿风险证券化相关研究 | 第18-20页 |
2.2.1 长寿风险证券化的可行性研究 | 第18-19页 |
2.2.2 关于长寿风险证券化产品的研究 | 第19-20页 |
2.2.3 关于长寿风险证券化产品定价的研究 | 第20页 |
2.3 文献评述 | 第20-22页 |
2.3.1 已取得的成果 | 第21页 |
2.3.2 存在的不足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长寿风险因素及风险管理现状 | 第22-31页 |
3.1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| 第22-25页 |
3.1.1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政策规定 | 第22-23页 |
3.1.2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运行的现状 | 第23-25页 |
3.2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长寿风险因素 | 第25-29页 |
3.2.1 人口预期平均寿命逐年升高 | 第26-27页 |
3.2.2 制度设计缺陷 | 第27-29页 |
3.3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长寿风险管理现状 | 第29-31页 |
3.3.1 风险自留 | 第29页 |
3.3.2 政策性措施 | 第29-30页 |
3.3.3 再保险风险转移 | 第30页 |
3.3.4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长寿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| 第30-31页 |
第4章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长寿风险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| 第31-45页 |
4.1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长寿风险证券化的必要性分析 | 第31-33页 |
4.1.1 长寿风险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冲击加剧 | 第31-32页 |
4.1.2 延迟退休政策实施的时滞性 | 第32-33页 |
4.1.3 有助于稳定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金的收支运营 | 第33页 |
4.2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长寿风险证券化的可行性 | 第33-34页 |
4.2.1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现状的支持 | 第33-34页 |
4.2.2 金融市场开放的可行性 | 第34页 |
4.2.3 专业人才储备增加 | 第34页 |
4.3 生存指数构建的可行性 | 第34-44页 |
4.3.1 Lee-Carter模型理论基础 | 第35-36页 |
4.3.2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| 第36-37页 |
4.3.3 参数的估计结果 | 第37-40页 |
4.3.4 利用ARIMA模型进行预测 | 第40-44页 |
4.3.5 生存指数构建 | 第4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5章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长寿风险证券化产品 | 第45-58页 |
5.1 长寿风险债券 | 第45-50页 |
5.1.1 长寿风险债券的定义与分类 | 第45页 |
5.1.2 长寿风险债券的运行机制 | 第45-46页 |
5.1.3 长寿风险债券的案例分析 | 第46-48页 |
5.1.4 长寿风险债券的优缺点 | 第48-49页 |
5.1.5 长寿风险债券产品设计 | 第49-50页 |
5.2 长寿风险互换 | 第50-53页 |
5.2.1 长寿风险互换的定义与发展 | 第50-51页 |
5.2.2 长寿风险互换的运行机制 | 第51-52页 |
5.2.3 长寿风险互换的优缺点 | 第52-53页 |
5.3 q远期合约 | 第53-54页 |
5.3.1 q远期合约的定义 | 第53页 |
5.3.2 q远期合约的运行机制 | 第53-54页 |
5.3.3 q远期合约的优缺点 | 第54页 |
5.4 长寿风险期货 | 第54-55页 |
5.5 长寿风险证券化产品异同点比较 | 第55-58页 |
5.5.1 共同点 | 第55-56页 |
5.5.2 不同点 | 第56-58页 |
第6章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长寿风险证券化存在的阻碍及建议 | 第58-62页 |
6.1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长寿风险证券化存在的阻碍 | 第58-59页 |
6.1.1 资本市场发展水平不足 | 第58页 |
6.1.2 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 | 第58页 |
6.1.3 市场监管力度不够 | 第58页 |
6.1.4 法律及相关政策不适用 | 第58-59页 |
6.1.5 政府作为交易主体财政压力增加 | 第59页 |
6.2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长寿风险证券化的相关建议 | 第59-62页 |
6.2.1 必须继续稳步推进延迟退休政策实施 | 第59页 |
6.2.2 必须完善死亡率统计数据 | 第59-60页 |
6.2.3 加强资本市场的监管 | 第60页 |
6.2.4 推进资产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 | 第60页 |
6.2.5 加快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| 第60页 |
6.2.6 必须调整长寿风险证券化产品设计 | 第60-62页 |
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2-63页 |
7.1 研究结论 | 第62页 |
7.2 研究的展望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