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工业建设与发展论文

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技术结构研究

摘要第6-9页
abstract第9-13页
第1章 导论第19-29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、目的和意义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目的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选题意义第21-22页
    1.2 核心概念界定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出口复杂度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出口贸易技术结构第22-23页
    1.3 论文结构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论文结构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论文研究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技术路线第27页
    1.4 可能性创新及不足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可能性创新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存在的不足第28-29页
第2章 文献综述第29-56页
    2.1 关于出口贸易技术结构优化的理论综述第2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比较优势理论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相似需求理论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产业内贸易理论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异质性企业理论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产品空间及比较优势演化理论第36-40页
    2.2 关于出口贸易技术结构的测算第40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贸易分类法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显示性比较优势(RCA)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出口复杂度指数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出口复杂度指数的修正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出口相似度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全球价值链指数第47-49页
    2.3 关于出口贸易技术结构研究的文献综述第49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FDI与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升级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人力资本、研发投入与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升级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垂直化分工与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升级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金融发展、基础设施与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升级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知识产权保护与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升级第54-56页
第3章 制造业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升级的机理分析第56-66页
    3.1 制造业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升级的内涵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制造业的分类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制造业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升级的内涵第57页
    3.2 制造业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升级的机理分析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制造业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制造业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升级的机理第59-61页
    3.3 制造业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升级的途径第61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技术溢出途径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人力资本途径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规模经济途径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成本节约途径第65-66页
第4章 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技术结构的现状及比较第66-91页
    4.1 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技术结构演进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初级产品出口向制造业出口转变(1979年-1986年)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升级(1987年-1991年)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增加(1992年-2001年)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超过低技术产品(2002年以后)第68页
    4.2 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技术结构的现状第68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基于贸易分类标准的分析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基于RCA的分析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基于出口复杂度的分析第74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分析第78-83页
    4.3 中日制造业出口贸易技术结构的比较第83-9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中日制造业出口贸易技术结构的比较第83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战后日本制造业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的原因第87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日本制造业发展对我国的借鉴第89-91页
第5章 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升级的机制及制约因素第91-118页
    5.1 我国制造业贸易的发展及新特点第91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全球制造业发展新态势第91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我国制造业贸易的发展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我国制造业贸易的新特点第94-97页
    5.2 制造业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升级的机制分析第97-10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升级第97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研发投入、人力资本积累与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升级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基础设施与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升级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金融发展与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升级第102-103页
    5.3 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升级的制约因素第103-11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第104-10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外商直接投资下降第109-11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第11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金融发展相对落后第114-11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第116-118页
第6章 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第118-133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118-119页
    6.2 计量模型和变量选择第119-12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计量模型第11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变量选择第119-121页
    6.3 回归结果第121-13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描述性统计第12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相关性分析第121-12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单位根检验第12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升级的静态面板回归第122-12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5 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升级的动态面板回归第128-131页
    6.4 结论和建议第131-133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主要结论第131-132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政策建议第132-133页
第7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第133-143页
    7.1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133页
    7.2 政策建议第133-142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,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第133-134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鼓励企业自主创新,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第134-136页
        7.2.3 全面深化教育改革,培育创新人才队伍第136-139页
        7.2.4 完善先进制造业创新政策,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第139-142页
    7.3 进一步研究方向第142-143页
附录A第143-150页
参考文献第150-159页
致谢第159-160页
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60-161页

论文共1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交通互连互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度的影响研究--以武陵山片区6市(州、区)为例
下一篇:中国企业外派人员社会网络对外派适应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