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20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状况 | 第11-18页 |
1.2.1 国内钢轨光带检测的研究 | 第12-15页 |
1.2.2 国外钢轨光带检测的研究 | 第15-18页 |
1.3 钢轨轮廓及钢轨磨耗模型 | 第18-19页 |
1.4 本文的章节安排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钢轨光带检测的图像处理的基础理论 | 第20-47页 |
2.1 图像预处理 | 第20-26页 |
2.1.1 图像增强 | 第20-24页 |
2.1.2 图像滤波 | 第24-26页 |
2.2 图像二值化 | 第26-28页 |
2.2.1 概念 | 第26页 |
2.2.2 常用方法 | 第26-28页 |
2.3 图像边缘检测 | 第28-33页 |
2.3.1 Sobel算子 | 第28-29页 |
2.3.2 Prewitt算子 | 第29-30页 |
2.3.3 Robert算子 | 第30页 |
2.3.4 Canny算子 | 第30-32页 |
2.3.5 Log算子 | 第32-33页 |
2.4 图像形态学处理 | 第33-41页 |
2.4.1 图像腐蚀与膨胀 | 第34-37页 |
2.4.2 二值图像的开运算和闭运算 | 第37-39页 |
2.4.3 基本应用及仿真 | 第39-41页 |
2.5 图像复原处理 | 第41-47页 |
2.5.1 图像复原的概念及意义 | 第41-42页 |
2.5.2 图像复原的分类 | 第42-43页 |
2.5.3 盲去卷积图像复原 | 第43-47页 |
第3章 钢轨光带检测系统组成 | 第47-68页 |
3.1 系统组成概述 | 第47-48页 |
3.2 图像采集硬件系统 | 第48-56页 |
3.2.1 CCD相机选取 | 第48-49页 |
3.2.2 千兆网卡 | 第49-50页 |
3.2.3 摄像头安装 | 第50页 |
3.2.4 轨检小车和里程编码器 | 第50-56页 |
3.3 图像采集软件系统 | 第56-59页 |
3.3.1 网卡相机IP设置及连接 | 第56-59页 |
3.3.2 图像数据采集 | 第59页 |
3.4 标定系统 | 第59-68页 |
3.4.1 标定系统的设计 | 第60-62页 |
3.4.2 标定的实现及误差分析 | 第62-68页 |
第4章 钢轨光带检测系统实验与分析 | 第68-88页 |
4.1 钢轨光带检测 | 第68-74页 |
4.1.1 钢轨光带图像预处理 | 第68-71页 |
4.1.2 钢轨光带图像检测 | 第71-73页 |
4.1.3 钢轨光带检测误差分析 | 第73-74页 |
4.2 基于盲去卷积钢轨光带图像复原 | 第74-81页 |
4.2.1 钢轨光带图像复原算法实现 | 第74-78页 |
4.2.2 钢轨光带图像复原的MATLAB仿真及结果分析 | 第78-81页 |
4.3 钢轨光带表面缺陷分析 | 第81-82页 |
4.4 MATLAB转C/C++ | 第82-88页 |
4.4.1 MATLAB Coder和MATLAB Compiler概述 | 第83-86页 |
4.4.2 MATLAB Coder生成C/C++代码举例 | 第86-87页 |
4.4.3 MATLAB Compiler生成C/C++代码举例 | 第87-88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8-90页 |
5.1 总结 | 第88-89页 |
5.2 展望 | 第89-90页 |
致谢 | 第90-9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1-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