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6页 |
1.1 背景介绍及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研究的背景 | 第8页 |
1.1.2 公司背景介绍 | 第8-9页 |
1.1.3 研究的意义 | 第9页 |
1.2 机床整机企业供应商效率问题引出 | 第9-11页 |
1.2.1 通常的效率定义 | 第10页 |
1.2.2 供应商效率问题 | 第10-11页 |
1.3 供应商效率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4 研究思路和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4-16页 |
2 供应商效率关联理论概述 | 第16-24页 |
2.1 供应商效率评价理论基础 | 第16-17页 |
2.2 数据包络分析理论基础 | 第17-20页 |
2.2.1 数据包络分析基本概念 | 第17页 |
2.2.2 使用数据包络分析的优势 | 第17-18页 |
2.2.3 与本文相关的DEA分析模型 | 第18-20页 |
2.3 系统动力学理论基础 | 第20-23页 |
2.3.1 系统动力学基本概念 | 第20-21页 |
2.3.2 系统动力学的优点 | 第21页 |
2.3.3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| 第21-2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3 基于DEA的机床主机厂供应商效率测算及分析 | 第24-44页 |
3.1 供应商效率评价指标选取 | 第24-27页 |
3.1.1 B公司供应商现状分析 | 第24页 |
3.1.2 机床公司供应商效率指标选取原则 | 第24-25页 |
3.1.3 B公司供应商效率指标确定 | 第25-27页 |
3.2 基于DEA的供应商效率测评 | 第27-42页 |
3.2.1 投入产出数据处理及说明 | 第27-29页 |
3.2.2 B机床企业供应商CCR模型分析 | 第29-37页 |
3.2.3 B机床企业供应商的BCC与SE-DEA模型分析 | 第37-42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2-44页 |
4 供应商效率发展阶段系统动力学仿真 | 第44-70页 |
4.1 系统分析 | 第44-46页 |
4.1.1 系统边界确定 | 第44页 |
4.1.2 模型假设 | 第44-45页 |
4.1.3 子系统划分及变量定义 | 第45-46页 |
4.2 因果图绘制与流图的确定 | 第46-51页 |
4.2.1 综合效率子系统因果回路图 | 第46-47页 |
4.2.2 纯技术效率子系统因果回路图 | 第47-48页 |
4.2.3 规模效率子系统因果回路图 | 第48-49页 |
4.2.4 B机床企业供应商效率表现因果回路图 | 第49-50页 |
4.2.5 流图的确定 | 第50-51页 |
4.3 参数估计与系统动力学方程设置 | 第51-55页 |
4.4 模型检验 | 第55-56页 |
4.5 系统动力学仿真与分析 | 第56-69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8页 |
附录 | 第78-81页 |
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8页 |
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78页 |
C 参数估计拟合图 | 第78-81页 |
D 原始数据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