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--人工智能理论论文

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Android恶意应用检测方法的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3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Android系统的发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Android恶意应用的发展第14-15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动态检测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静态检测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静态检测与数据挖掘第17-18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内容第18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组织框架第18-21页
第2章 Android系统及其安全机制第21-32页
    2.1 Android系统架构第21-22页
    2.2 Android核心组件第22-25页
    2.3 Android安全机制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进程沙箱隔离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权限声明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进程通信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其他安全机制第27-29页
    2.4 保护Android应用程序技术第29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9-32页
第3章 Android恶意应用及其静态分析第32-46页
    3.1 移动恶意应用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移动应用恶意行为分类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移动恶意应用病毒的入侵方式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恶意应用发展趋势第34-35页
    3.2 静态分析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Apk文件的编译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Apk文件的反编译第38-39页
    3.3 Android权限的有效性第39-41页
    3.4 数据挖掘第41-44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4-46页
第4章 Android恶意应用检测方法的设计与实现第46-58页
    4.1 检测方法设计第46-47页
    4.2 特征准备第47-48页
    4.3 特征选择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基于Relief算法去冗余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基于Apriori算法关联选择第50-52页
    4.4 特征分类第52-56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6-58页
第5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8-66页
    5.1 实验环境与实验样本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实验环境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实验样本第58-59页
    5.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实验性能参数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9-63页
    5.3 实验性能分析第63-65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5-66页
总结和展望第66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2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-74页
致谢第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入侵杂草优化算法研究与应用
下一篇:无人水面舰艇的协同编队控制策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