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| 第11-14页 |
1.2.1 研究内容 | 第11-13页 |
1.2.2 研究框架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1.4 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价值链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5-35页 |
2.1 价值链概念的提出及其基本内涵的阐释 | 第15-18页 |
2.1.1 波特价值链概念 | 第15-16页 |
2.1.2 波特价值链的理论贡献与局限 | 第16-18页 |
2.2 价值链理论的进一步发展:四种理论的提出 | 第18-24页 |
2.2.1 虚拟价值链理论 | 第18-20页 |
2.2.2 价值网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2.3 价值模块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2.4 价值星系理论 | 第22-24页 |
2.3 价值链基本构成要素的揭示 | 第24-34页 |
2.3.1 顾客价值系 | 第24-27页 |
2.3.2 网络价值系 | 第27-30页 |
2.3.3 企业价值系 | 第30-3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3章 共享单车行业价值链分析工具 | 第35-45页 |
3.1 共享单车行业顾客价值的分析工具:手段-目的链 | 第35-38页 |
3.1.1 手段-目的链理论模型 | 第35-36页 |
3.1.2 共享单车行业层次分析 | 第36-38页 |
3.2 共享单车行业网络价值的分析工具:“三种纵向市场结构” | 第38-42页 |
3.2.1 以企业价值为主元素的价值生产系统的纵向市场结构 | 第38-39页 |
3.2.2 以网络价值为主元素的价值传递系统的纵向市场结构 | 第39-40页 |
3.2.3 以顾客价值为主元素的价值创造系统的纵向市场结构 | 第40-42页 |
3.3 共享单车行业企业价值的分析工具:业务聚焦战略 | 第42-44页 |
3.3.1 模块化思想为基础 | 第42-43页 |
3.3.2 业务聚焦战略定位企业核心优势 | 第43-4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4章 ofo公司共享单车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45-51页 |
4.1 ofo公司共享单车顾客价值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1.1 ofo公司共享单车的顾客价值现状 | 第45页 |
4.1.2 目标顾客定位有偏差 | 第45-46页 |
4.2 ofo公司共享单车网络价值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46-49页 |
4.2.1 ofo公司共享单车的网络价值现状 | 第46-47页 |
4.2.2 纵向市场结构不合理 | 第47-49页 |
4.3 ofo公司共享单车企业价值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49-50页 |
4.3.1 ofo公司共享单车的企业价值现状 | 第49页 |
4.3.2 公司核心优势不突出 | 第49-5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5章 ofo公司优化共享单车管理的对策建议 | 第51-64页 |
5.1 顾客层面 | 第51-54页 |
5.1.1 明确顾客核心价值 | 第51-52页 |
5.1.2 坚持“以人为本”理念 | 第52-54页 |
5.1.3 精确定位目标顾客 | 第54页 |
5.2 网络层面 | 第54-57页 |
5.2.1 积极扩展价值网络 | 第55-56页 |
5.2.2 重点加强精细运维 | 第56-57页 |
5.3 公司层面 | 第57-63页 |
5.3.1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| 第58-59页 |
5.3.2 合理改进押金制度 | 第59-60页 |
5.3.3 坚持企业自我创新 | 第60-63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结论 | 第64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0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0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