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水利工程论文--水利工程基础科学论文--工程水文学论文--径流论文

典型海绵校园径流减控效果模拟研究--以佛山科技学院新校区为例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城市雨洪径流模型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研究现状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校园雨洪控制利用研究现状第18-19页
    1.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页
    1.4 研究技术路线第19-21页
    1.5 论文特色第21-22页
第二章 海绵校园内涵及其措施分析第22-30页
    2.1 海绵城市理论内涵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城市内涝解析及“海绵城市”由来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海绵城市概念及其目标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海绵城市与低影响开发第25-26页
    2.2 海绵校园理论内涵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海绵校园概念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海绵校园对海绵城市的影响第26-27页
    2.3 海绵校园中的低影响开发措施第27-29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三章 基于SWMM的研究区雨洪模型构建第30-62页
    3.1 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SWMM发展进程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SWMM原理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SWMM中建模参数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SWMM中的LID模块第34-35页
    3.2 研究区概况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区域地理位置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地形地貌概况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水文气象概况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社会经济概况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现状情况概述第37-38页
    3.3 传统校园雨洪模型构建第38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基础数据收集及处理第38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研究区SWMM数字化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模型参数率定及校验第51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参数选取的合理性分析第56页
    3.4 海绵校园雨洪模型构建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海绵措施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海绵措施布设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海绵校园效用评价方法第60-61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61-62页
第四章 传统校园与海绵校园的径流响应特征及其减控效果第62-88页
    4.1 设计暴雨及其特征第62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不同重现期设计降雨及其特征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不同降雨历时设计降雨及其特征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不同雨峰系数设计降雨及其特征第66-67页
    4.2 传统校园情景下径流响应特征分析第67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不同重现期设计降雨下径流响应特征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不同历时设计降雨下径流响应特征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不同雨峰系数设计降雨下径流响应特征第71-73页
    4.3 海绵校园情景下径流响应特征分析第73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不同重现期设计降雨下径流响应特征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不同历时设计降雨下径流响应特征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不同雨峰系数设计降雨下径流响应特征第76-77页
    4.4 海绵校园相对于传统校园的径流减控效果分析第77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不同重现期设计降雨下径流减控效果分析第78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不同历时设计降雨下径流减控效果第81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不同雨峰系数设计降雨下径流减控效果分析第84-87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87-88页
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第88-90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88-89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89-90页
致谢第90-91页
参考文献第91-97页
作者简介第97-98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98-99页

论文共9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钢渣—硅藻土泡沫混凝土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
下一篇:型钢混凝土组合板的承载性能数值模拟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