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钢渣的研究及国内外应用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2.1 钢渣的基本特性 | 第12-15页 |
1.2.2 国内外钢渣的应用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3 硅藻土的研究及国内外应用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3.1 硅藻土的基本特性 | 第16页 |
1.3.2 国内外硅藻土的应用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4 泡沫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状况 | 第17-20页 |
1.4.1 泡沫混凝土的特点 | 第17-18页 |
1.4.2 国内外泡沫混凝土的发展和研究状况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| 第20-29页 |
2.1 研究思路及目标 | 第20页 |
2.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20-23页 |
2.2.1 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2.2.2 技术路线 | 第21-23页 |
2.3 实验原料 | 第23-26页 |
2.4 实验条件 | 第26-29页 |
2.4.1 实验设备 | 第26-27页 |
2.4.2 原材料及成品性能测试方法 | 第27-28页 |
2.4.3 分析与测试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钢渣及硅藻土的特性研究 | 第29-42页 |
3.1 钢渣的特性研究 | 第29-31页 |
3.1.1 钢渣的产出及物理表征 | 第29-30页 |
3.1.2 钢渣的化学成分分析 | 第30页 |
3.1.3 钢渣的矿物组成 | 第30-31页 |
3.2 钢渣的粉磨特性研究 | 第31-38页 |
3.2.1 不同粉磨时间钢渣的XRD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2.2 不同粉磨时间钢渣的比表面积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2.3 不同粉磨时间钢渣的FT-IR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2.4 不同粉磨时间钢渣的粒度分布 | 第34-36页 |
3.2.5 不同粉磨时间对钢渣反应活性的影响 | 第36-38页 |
3.3 硅藻土的原料特性研究 | 第38-41页 |
3.3.1 硅藻土的产出及物理表征 | 第38页 |
3.3.2 硅藻土的化学成分分析 | 第38-39页 |
3.3.3 硅藻土的矿物学分析 | 第39-40页 |
3.3.4 硅藻土的FT-IR分析 | 第40-41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4章 钢渣-硅藻土泡沫混凝土的研究 | 第42-66页 |
4.1 主要原料组分对钢渣-硅藻土制品性能的影响 | 第42-52页 |
4.1.1 钢渣、硅藻土掺量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| 第42-45页 |
4.1.2 水泥熟料掺量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4.1.3 矿渣掺量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| 第47-50页 |
4.1.4 石膏掺量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| 第50-52页 |
4.2 水料比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| 第52-55页 |
4.3 钢渣-硅藻土泡沫混凝土的正交试验 | 第55-60页 |
4.3.1 正交试验设计 | 第55-56页 |
4.3.2 正交试验方案与结果分析 | 第56-59页 |
4.3.3 验证试验 | 第59-60页 |
4.4 钢渣-硅藻土泡沫混凝土水化反应机理分析 | 第60-65页 |
4.4.1 钢渣-硅藻土泡沫混凝土的XRD分析 | 第60-61页 |
4.4.2 钢渣-硅藻土泡沫混凝土的FT-IR分析 | 第61-62页 |
4.4.3 钢渣-硅藻土泡沫混凝土的SEM分析 | 第62-64页 |
4.4.4 钢渣-硅藻土泡沫混凝土水化过机理分析 | 第64-6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5章 泡沫混凝土孔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| 第66-75页 |
5.1 泡沫混凝土的气孔形成过程 | 第66页 |
5.2 气孔结构特征表征 | 第66-68页 |
5.2.1 常用的孔结构测试方法 | 第66-67页 |
5.2.2 Image-ProPlus软件及图形处理 | 第67-68页 |
5.3 孔结构特征对泡沫混凝土物理性能的影响 | 第68-74页 |
5.3.1 气孔结构特征对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| 第69-72页 |
5.3.2 气孔结构特征对泡沫混凝土导热性能的影响 | 第72-7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5-78页 |
6.1 结论 | 第75-76页 |
6.2 展望 | 第76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4-85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| 第85-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