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会计、审计重要性及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| 第12-18页 |
1.2.1 会计重要性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1.2.2 审计重要性研究综述 | 第14-16页 |
1.2.3 其它相关理论综述 | 第16-18页 |
1.3 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| 第18-21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1.3.3 创新点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会计重要性、审计重要性的相关理论 | 第21-30页 |
2.1 会计重要性的相关理论 | 第21-24页 |
2.1.1 会计重要性的内涵 | 第21-23页 |
2.1.2 会计重要性的判断标准 | 第23-24页 |
2.2 审计重要性的相关理论 | 第24-27页 |
2.2.1 审计重要性的内涵 | 第24-25页 |
2.2.2 审计重要性的判断标准 | 第25-27页 |
2.3 会计重要性和审计重要性的关系 | 第27-29页 |
2.3.1 会计重要性与审计重要性的联系 | 第27-28页 |
2.3.2 会计重要性和审计重要性的区别 | 第28-2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南方证券事件中的会计、审计重要性 | 第30-41页 |
3.1 南方证券历程及事件回顾 | 第30-33页 |
3.2 南方证券中的会计重要性问题 | 第33-37页 |
3.2.1 南方证券中的会计重要性定量标准分析 | 第33-36页 |
3.2.2 南方证券中的会计重要性定性标准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3 南方证券中的审计重要性问题 | 第37-40页 |
3.3.1 南方证券中的审计重要性定量标准分析 | 第37-39页 |
3.3.2 南方证券中的审计重要性定性标准分析 | 第39-4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4章 重要性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研究 | 第41-50页 |
4.1 重要性在会计实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| 第41-44页 |
4.1.1 会计重要性判断缺乏可验证性 | 第41-42页 |
4.1.2 会计重要性判断过度依赖利润指标 | 第42-43页 |
4.1.3 制定广泛适用的定性判断标准存在困难 | 第43-44页 |
4.2 重要性在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应用中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| 第44-47页 |
4.2.1 对高度职业判断的要求 | 第44-45页 |
4.2.2 会计重要性的判断无法孤立存在 | 第45-46页 |
4.2.3 企业目标的趋利性和会计人员的有限理性 | 第46-47页 |
4.3 完善重要性在会计实务应用中的对策分析 | 第47-49页 |
4.3.1 完善账户层次对会计重要性水平的设定 | 第47页 |
4.3.2 加强对重要会计估计的信息披露 | 第47-48页 |
4.3.3 采用比率法对会计重要性水平进行确定 | 第48页 |
4.3.4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| 第48-49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5章 重要性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研究 | 第50-58页 |
5.1 重要性审计实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| 第50-52页 |
5.1.1 针对同一事项的重要性判断差异明显 | 第50-51页 |
5.1.2 审计重要性的定性分析存在困难 | 第51页 |
5.1.3 审计重要性水平的信息不够公开透明 | 第51-52页 |
5.2 重要性在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应用中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| 第52-54页 |
5.2.1 注册会计师在现代审计关系中的有限独立性 | 第52-53页 |
5.2.2 审计人员职业判断差异明显 | 第53页 |
5.2.3 注册会计师存在信息获取盲区 | 第53-54页 |
5.3 完善重要性在审计实务运用中的对策分析 | 第54-57页 |
5.3.1 给整体重要性水平确定范围再进行缩小 | 第54-55页 |
5.3.2 将审计重要性纳入披露范围 | 第55-56页 |
5.3.3 会计师事务所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冲击 | 第56页 |
5.3.4 采用加权法使得审计重要性水平更加科学 | 第56-57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6章 实务中会计、审计重要性的关系分析 | 第58-63页 |
6.1 会计重要性、审计重要性在实务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| 第58-59页 |
6.2 实务中会计重要性与审计重要性的联系 | 第59-62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3-65页 |
7.1 研究结论 | 第63-64页 |
7.2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