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--环境经济学论文

中国碳金融市场有效性评价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国际背景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国内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现实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碳金融与碳金融市场研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市场有效性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第15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文献梳理与历史归纳相结合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单位根检验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随机前沿分析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模糊综合评价第16页
    1.6 本文存在的创新点第16-17页
第2章 碳金融市场相关理论第17-23页
    2.1 碳金融与碳金融市场的相关概念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碳金融与碳排放权交易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碳金融市场第18-20页
    2.2 碳金融市场有效性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外部性理论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科斯定理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有效市场理论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碳排放脱钩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2-23页
第3章 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第23-33页
    3.1 CDM项目市场发展现状第23-26页
    3.2 碳现货市场发展现状第26-30页
    3.3 碳信贷市场发展现状第30-31页
    3.4 碳债券和碳基金市场发展现状第31-32页
    3.5 碳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第32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32-33页
第4章 狭义碳金融市场有效性评价第33-45页
    4.1 方法介绍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单位根检验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随机前沿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 4.2 狭义碳金融市场有效程度判定第36-39页
    4.3 狭义碳金融市场减排效力分析第39-44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5章 广义碳金融市场有效性评价第45-59页
    5.1 研究方法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层次分析法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模糊综合评价法第46页
    5.2 碳金融市场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第46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政府行为有效性评价指标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企业行为有效性评价指标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国际影响力评价指标第50-51页
    5.3 碳金融市场有效性综合评价第51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影响碳金融市场有效性的问题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增强我国碳金融市场有效性的政策措施第57-58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4页
附录第64-67页
    附录1 中国碳金融市场有效性评价指标重要程度调查问卷第64-66页
    附录2 模糊评价调查问卷第66-6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第67-68页
致谢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股市K线图技术的有效性--基于反转信号的视角
下一篇:碳排放权交易会计核算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