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--环境经济学论文

碳排放权交易会计核算问题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综述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创新点第16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与路径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路径第17-18页
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第18-23页
    2.1 碳排放权交易的基本概念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碳排放权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碳排放权交易第18-19页
    2.2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类型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基于配额的总量与交易机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基于项目的基准与信用机制第20-21页
    2.3 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基础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的内涵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的核算对象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的假设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的目标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第22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2-23页
第3章 碳排放权交易发展及其会计核算现状第23-36页
    3.1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及会计核算现状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发展情况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会计核算现状第24-26页
    3.2 美国碳排放权交易及会计核算现状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美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情况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美国碳排放权交易会计核算现状第27-28页
    3.3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及会计核算现状第28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我国CDM项目发展情况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发展情况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会计核算现状第33-34页
    3.4 国外碳排放权交易会计核算对我国的启示第34-35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4章 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确认与计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第36-52页
    4.1 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确认与计量存在的问题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碳排放权确认存在的问题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上交配额的义务确认存在的问题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计量属性选择存在的问题第37页
    4.2 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确认建议第37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确认的理论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上交配额义务的会计确认第44-47页
    4.3 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计量建议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碳排放权交易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理论分析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第50-51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第5章 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的账户设置与报告设计第52-59页
    5.1 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的账户设置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设置“碳排放权”和“碳排放负债”科目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碳排放权交易会计核算内容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案例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5.2 碳排放权交易会计报告的设计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表内列示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表外披露第57-58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6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第59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第64-65页
致谢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碳金融市场有效性评价研究
下一篇:基于创业板的机构持股对企业价值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