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股权分置时代股权再融资黑洞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附表索引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2-20页 |
·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2-15页 |
·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5-20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20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理论基础 | 第21-27页 |
·基本概念界定 | 第21-23页 |
·股权分置和后股权分置时代 | 第21-22页 |
·股权再融资与股权再融资价值效率 | 第22-23页 |
·控股股东和少数股东 | 第23页 |
·基本理论 | 第23-27页 |
·委托—代理理论 | 第23-25页 |
·控制权理论 | 第25-26页 |
·"啄食顺序"理论 | 第26页 |
·利益相关者理论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后股改时代股权再融资黑洞形成背景及机理 | 第27-35页 |
·后股改时代股权再融资黑洞形成的背景 | 第27-30页 |
·后股改时代股权再融资现状 | 第27-28页 |
·后股改时代股权结构特点分析 | 第28-30页 |
·后股改时代股权再融资黑洞形成的机理 | 第30-35页 |
·控股股东制造股权再融资黑洞的成本 | 第30页 |
·控股股东制造股权再融资黑洞的收益 | 第30-31页 |
·控股股东制造股权再融资黑洞的权衡 | 第31-34页 |
·股权再融资黑洞现象形成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后股改时代股权再融资黑洞形成的实证分析 | 第35-55页 |
·样本与数据来源 | 第35页 |
·样本来源 | 第35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35页 |
·变量的选取 | 第35-40页 |
·因变量的选取 | 第35-39页 |
·自变量的选取 | 第39-40页 |
·控制变量的选取 | 第40页 |
·实证分析 | 第40-55页 |
·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40-42页 |
·回归模型 | 第42-55页 |
第5章 政策与建议 | 第55-58页 |
·继续改善股权结构 | 第55页 |
·引入"股东实质平等"原则 | 第55页 |
·加强募集资金使用监督 | 第55-56页 |
·加强立法,加大违规的惩罚力度 | 第56页 |
·加快发展公司债券市场 | 第56-58页 |
结论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