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预防医学、卫生学论文--流行病学与防疫论文--防疫措施和管理论文

深圳市大鹏新区主要病媒生物监测及白纹伊蚊、德国小蠊抗药性研究

中文摘要第4-9页
abstract第9-14页
前言第18-20页
第一部分 深圳市大鹏新区主要病媒生物密度和种群分布状况第20-40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1 监测对象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 监测时间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 监测点选择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 监测工具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 监测方法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6 数据整理与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 2 结果第2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1 鼠类监测结果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 蚊类监测结果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 蝇类监测结果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 蜚蠊监测结果第32-35页
    3 讨论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 鼠类监测结果分析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 蚊类监测结果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 蝇类监测结果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 蜚蠊监测结果分析第37-40页
第二部分 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研究第40-44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试虫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供试药物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1.3 实验仪器和材料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1.4 实验方法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1.5 统计分析第41页
    2 结果第41-42页
    3 讨论第42-44页
第三部分 德国小蠊的抗药性及其几种相关酶活性研究第44-51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试虫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供试药物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1.3 实验试剂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1.4 实验仪器和材料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1.5 实验方法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1.6 统计分析第46页
    2 结果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德国小蠊抗药性测定结果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德国小蠊抗性相关酶活性测定结果第47-48页
    3 讨论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1 德国小蠊抗药性测定结果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 德国小蠊抗药性相关酶监测结果分析第49-51页
结论第51-52页
创新与不足之处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60页
综述第60-74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68-74页
致谢第74-7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血管损伤因子与局部振动所致血管损伤的关联性研究
下一篇:氧化应激状态HEI-OC1细胞Prestin基因表达的转录调控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