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药学论文--药剂学论文--制剂学论文

靶向纳米药物在炎症性肠病和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

摘要第8-10页
ABSTRACT第10-12页
第1章 绪论第13-19页
    1.1 炎症性肠病和结肠癌第13页
    1.2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脂质体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无机材料粒子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树状大分子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胶束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聚合物纳米粒子第15-16页
    1.3 课题的提出第16-19页
第2章 硫酸软骨素修饰载姜黄素纳米粒子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第19-37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9-20页
    2.2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仪器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材料第20-21页
    2.3 实验部分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硫酸软骨素修饰的载姜黄素的纳米粒子的制备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纳米粒子粒径和电位的测定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纳米粒子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纳米粒子形貌表征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纳米粒子的XRD表征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纳米粒子的体外释药特性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细胞培养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纳米粒子细胞毒性实验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9 纳米粒子抗炎实验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0 纳米粒子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吞噬实验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1 纳米粒子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吞噬实验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2 纳米粒子结肠组织分布图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3 纳米粒子动物实验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4 统计学分析第26页
    2.4 结果与讨论第26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纳米粒子的制备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纳米粒子的物理化学性质表征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纳米粒子形貌表征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纳米粒子XRD分析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纳米粒子体外释药特性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纳米粒子细胞毒性实验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7 纳米粒子抗炎实验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8 纳米粒子被细胞吞噬实验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9 药物在结肠组织内的分布图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0 纳米粒子动物实验表征第33-35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5-37页
第3章 硫酸软骨素修饰载喜树碱纳米粒子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第37-55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7-38页
    3.2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仪器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材料第38-39页
    3.3 实验部分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硫酸软骨素修饰载喜树碱纳米粒子的制备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纳米粒子粒径和电位的测定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纳米粒子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纳米粒子形貌表征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纳米粒子的X射线衍射仪(XRD)表征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纳米粒子的体外释药特性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细胞培养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纳米粒子细胞毒性实验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9 纳米粒子细胞凋亡实验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0 纳米粒子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吞噬实验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1 纳米粒子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吞噬实验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2 纳米粒子体外溶血实验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3 纳米粒子动物实验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4 纳米粒子体内溶血实验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5 统计学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3.4 结果与讨论第44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纳米粒子的制备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纳米粒子的物理化学性质表征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纳米粒子形貌表征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纳米粒子XRD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纳米粒子体外释药特性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纳米粒子被细胞吞噬实验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7 纳米粒子细胞毒性实验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8 纳米粒子细胞凋亡实验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9 纳米粒子体内、外溶血实验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0 纳米粒子动物实验表征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1 纳米粒子的体内血液相容性测试第53-54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4章 IRGD修饰载喜树碱纳米粒子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第55-71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5页
    4.2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仪器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材料第56-57页
    4.3 实验部分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iRGD-PEG-NPs的制备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纳米粒子的表征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纳米粒子的药物释放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荧光显微镜观察纳米粒子的吞噬实验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纳米粒子的吞噬定量实验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纳米粒子的体外毒性实验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纳米粒子的诱导细胞凋亡实验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8 Bcl-2基因表达水平检测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9 纳米粒子的溶血实验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0 纳米粒子的体内组织吸收图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1 纳米粒子的动物实验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2 统计学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4.4 结果与讨论第60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纳米粒子的制备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纳米粒子的物理化学性质的表征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纳米粒子的药物释放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纳米粒子的吞噬实验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纳米粒子的体外毒性实验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6 纳米粒子的诱导细胞凋亡实验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7 Bcl-2基因表达水平检测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8 纳米粒子的溶血实验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9 纳米粒子结肠组织分布图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0 纳米粒子的动物实验第67-70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70-71页
第5章 全文总结第71-73页
    5.1 主要的研究成果第71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71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79页
致谢第79-8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反应氧族介导K562肿瘤细胞形成多药耐药及机制研究
下一篇:咖啡酸邻硝基苯乙酯抗大鼠MIRI作用及其心脏代谢物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