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常用中英文缩略词表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4-28页 |
1 研究问题的由来 | 第14页 |
2 卵母细胞老化 | 第14-22页 |
2.1 卵母细胞老化的定义和类型 | 第15-16页 |
2.1.1 排卵前老化 | 第15页 |
2.1.2 排卵后老化 | 第15-16页 |
2.2 卵母细胞老化的主要特征 | 第16-18页 |
2.2.1 形态水平的变化 | 第16页 |
2.2.2 细胞水平的变化 | 第16-17页 |
2.2.3 生化水平的变化 | 第17-18页 |
2.3 卵母细胞老化引起的不良影响 | 第18-20页 |
2.3.1 受精率下降 | 第18-19页 |
2.3.2 胚胎质量下降 | 第19-20页 |
2.3.3 后代异常 | 第20页 |
2.4 卵丘细胞对卵母细胞老化的影响 | 第20-22页 |
3 NNAT研究进展 | 第22-24页 |
3.1 NNAT的发现与结构特点 | 第22-23页 |
3.2 NNAT生物学功能 | 第23-24页 |
4 DNA甲基化 | 第24-25页 |
4.1 DNA甲基化的生物学意义 | 第24-25页 |
4.2 排卵后老化过程DNA甲基化的变化 | 第25页 |
5 葡萄糖代谢过程及作用 | 第25-27页 |
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7-28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8-47页 |
1 试验材料 | 第28-35页 |
1.1 试验样品 | 第28页 |
1.1.1 卵母细胞样品 | 第28页 |
1.1.2 菌株与载体 | 第28页 |
1.2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8-29页 |
1.3 主要试剂及药品 | 第29-30页 |
1.4 常用试剂的配制 | 第30-35页 |
2 试验方法 | 第35-47页 |
2.1 猪卵母细胞成熟培养 | 第35-36页 |
2.2 猪卵母细胞体外老化处理 | 第36页 |
2.2.1 裸卵老化(DOIVA) | 第36页 |
2.2.2 带卵丘老化(COCIVA) | 第36页 |
2.3 孤雌激活及胚胎体外培养 | 第36-37页 |
2.4 RNA的提取及荧光定量PCR | 第37-40页 |
2.4.1 微量RNA提取 | 第37-38页 |
2.4.2 反转录 | 第38页 |
2.4.3 荧光定量PCR | 第38-40页 |
2.5 重亚硫酸盐处理 | 第40-41页 |
2.6 PCR扩增、克隆及测序 | 第41-44页 |
2.6.1 PCR扩增 | 第41-43页 |
2.6.2 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成像 | 第43页 |
2.6.3 PCR产物回收和克隆测序 | 第43-44页 |
2.7 PCR限制性内切酶分析 | 第44-45页 |
2.8 免疫荧光染色 | 第45页 |
2.9 抗体注射 | 第45-46页 |
2.10 葡萄糖转运能力 | 第46页 |
2.11 数据统计分析 | 第46-47页 |
第三章 结果 | 第47-59页 |
1 新鲜卵和老化卵胚胎发育能力的比较 | 第47页 |
2 裸卵老化与带卵丘老化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| 第47-50页 |
2.1 印记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| 第47-48页 |
2.2 母源效应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| 第48-49页 |
2.3 干细胞多能性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| 第49-50页 |
3 孤雌激活囊胚中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| 第50-52页 |
3.1 印记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| 第50-51页 |
3.2 母源效应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| 第51页 |
3.3 干细胞多能性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| 第51-52页 |
4 NNAT在卵母细胞老化过程中及孤雌激活囊胚中的甲基化情况 | 第52-54页 |
5 H19在卵母细胞老化过程中及孤雌激活囊胚中的甲基化情况 | 第54-56页 |
6 NNAT的蛋白表达 | 第56-57页 |
7 卵母细胞老化过程中葡萄糖转运能力的检测 | 第57-58页 |
8 NNAT与葡萄糖转运能力之间的关系 | 第58-59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59-63页 |
1 卵丘细胞对猪卵母细胞老化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2 猪卵母细胞老化时DNA甲基化模式的改变 | 第60-61页 |
3 猪卵母细胞老化与葡萄糖转运 | 第61-63页 |
第五章 小结 | 第63-65页 |
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| 第63页 |
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63-64页 |
3 本研究的不足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5页 |
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| 第75-76页 |
致谢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