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畜牧、动物医学、狩猎、蚕、蜂论文--动物医学(兽医学)论文--兽医基础科学论文--家畜寄生虫学论文--兽医蠕虫学论文

蛋白酶体β5亚基调节捻转血矛线虫生长发育的功能研究

中文摘要第8-10页
Abstract第10-11页
缩略语表(序表)第12-13页
1 文献综述第13-31页
    1.1 捻转血矛线虫概述第13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捻转血矛线虫简介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捻转血矛线虫各阶段虫体的介绍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捻转血矛线虫的发育及各阶段基因表达的特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致病原因及临床症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5 捻转血矛线虫的流行病学研究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6 现阶段捻转血矛线虫病的防治第18-20页
    1.2 蛋白酶体的研究第20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蛋白酶体的简介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真核生物中蛋白酶体的几种存在形式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细菌、古菌和真核生物中蛋白酶体CP组装的差异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真核生物蛋白酶体β5亚基活性位点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蛋白酶体抑制剂分类及β5亚基特异性抑制剂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6 蛋白酶调节NF-κB信号通路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7 蛋白酶体在寄生虫中的研究第28页
    1.3 基因或蛋白定位技术的比较分析第28-31页
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31-32页
3 材料与方法第32-59页
    3.1 实验材料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实验动物及实验用菌株、载体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主要试剂第32-33页
    3.2 试剂溶液的配制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抗生素和细菌培养基溶液的配制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琼脂糖凝胶电泳缓冲液的配制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SDS-聚丙烯凝胶电泳主要溶液的配制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表达纯化包涵体蛋白所需溶液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Western-blot缓冲液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ELISA实验的主要溶液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胰凝乳蛋白酶活性实验相关溶液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8 捻转血矛线虫的收集溶液及虫体培养液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9 秀丽隐杆线虫的固体培养基第36页
    3.3 实验方法第36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实验动物感染模型的建立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捻转血矛线虫不同发育阶段虫体的收集和纯化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捻转血矛线虫gDNA的提取和ITS-2鉴定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捻转血矛线虫RNA的提取及cDNA的合成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捻转血矛线虫Hc-pbs-5基因的克隆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捻转血矛线虫Hc-PBS-5的原核表达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Western-blot检测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9 免疫组化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0 抑制剂实验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1 RNA干扰实验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2 荧光定量实验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3 RNA干扰后L3期幼虫的发育情况的变化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4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57-59页
4 结果与分析第59-85页
    4.1 捻转血矛线虫的虫卵和L3期幼虫的收集第59页
    4.2 捻转血矛线虫Hc-PBS-5生物信息学分析第59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Hc-PBS-5的氨基酸序列的分析及空间结构的预测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Hc-PBS-5的进化分析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捻转血矛线虫Hc-PBS-5理化特性的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4.3 Hc-PBS-5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第64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构建pE-SUMO-Hc-pbs-5同源重组质粒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Hc-PBS-5蛋白的最佳诱导表达条件的获得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Hc-PBS-5蛋白的纯化和浓缩第68-69页
    4.4 多克隆抗体的纯化及分析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多克隆抗血清效价的检测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多克隆抗血清的纯化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Western-blot方法检测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第70页
    4.5 捻转血矛线虫的固定及形态学的观察第70-73页
    4.6 H.contortus中Hc-PBS-5的定位情况第73-75页
    4.7 蛋白酶体外抑制实验第75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7.1 胰凝乳蛋白酶活性抑制实验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4.7.2 抑制胰凝乳蛋白酶活性阻滞虫卵的孵化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7.3 胰凝乳蛋白酶活性降低影响L1向L3的发育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7.4 胰凝乳蛋白酶活性降低影响L3向L4的发育第78页
    4.8 Hc-pbs-5基因的RNA干扰第78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8.1 体外转录合成dsRNA第79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8.2 Hc-pbs-5基因的体外干扰实验及干扰效率的检测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8.3 Hc-pbs-5表达下调导致L3期幼虫发育率降低第83-85页
5 讨论第85-93页
    5.1 Hc-pbs-5基因序列的保守性和特异性第85-86页
    5.2 Hc-PBS-5具有的理化特性第86-87页
    5.3 浅谈浸泡法在RNAi实验中的应用第87-88页
    5.4 Hc-pbs-5参与捻转血矛线虫的生长和发育第88-89页
    5.5 蛋白酶体活性调节机制第89-91页
    5.6 蛋白酶体调节机制影响捻转血矛线虫的寿命第91-93页
6 结论第93-94页
参考文献第94-113页
附录第113-115页
致谢第115-116页

论文共11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碳酸酐酶4基因对鸡成纤维细胞培养液酸碱环境的影响
下一篇:Neuronatin(NNAT)在猪卵母细胞老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