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资助 | 第3-9页 |
摘要 | 第9-13页 |
Abstract | 第13-17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8-32页 |
1.1 土地流转相关理论 | 第18-19页 |
1.1.1 产权理论 | 第18页 |
1.1.2 地租理论 | 第18页 |
1.1.3 制度变迁理论 | 第18-19页 |
1.1.4 规模经济理论 | 第19页 |
1.2 农户行为相关理论 | 第19-21页 |
1.2.1 需求层次理论 | 第19-20页 |
1.2.2 农民理性假说 | 第20-21页 |
1.2.3 博弈论 | 第21页 |
1.3 农地流转发展阶段 | 第21-25页 |
1.3.1 政策演变 | 第21-22页 |
1.3.2 流转规模 | 第22-25页 |
1.4 农户流转意愿及行为 | 第25-27页 |
1.4.1 农户流转意愿 | 第25页 |
1.4.2 农户流转行为 | 第25-27页 |
1.5 农地流转与农村改革 | 第27-29页 |
1.5.1 农户分化 | 第27-28页 |
1.5.2 产权配置 | 第28-29页 |
1.5.3 农地经营 | 第29页 |
1.6 研究评述 | 第29-32页 |
第2章 绪论 | 第32-40页 |
2.1 研究背景 | 第32-33页 |
2.2 研究意义 | 第33页 |
2.3 研究目的与内容 | 第33-34页 |
2.3.1 研究目的 | 第33-34页 |
2.3.2 研究内容 | 第34页 |
2.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| 第34-38页 |
2.4.1 研究方法 | 第34-35页 |
2.4.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| 第35-38页 |
2.5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38-40页 |
第3章 农户分化及其特征分析 | 第40-58页 |
3.1 农户类型划分 | 第40-47页 |
3.1.1 农户需求层次分化 | 第40-42页 |
3.1.2 划分理论依据 | 第42-43页 |
3.1.3 划分方法 | 第43-46页 |
3.1.4 划分结果 | 第46-47页 |
3.2 不同类型农户特征定性分析 | 第47-50页 |
3.2.1 自给自足型农户 | 第48页 |
3.2.2 半工半耕型农户 | 第48-49页 |
3.2.3 农业专业型农户 | 第49-50页 |
3.2.4 农民市民型农户 | 第50页 |
3.3 不同类型农户特征定量分析 | 第50-57页 |
3.3.1 人地关系意愿 | 第50-51页 |
3.3.2 劳动力资源动用 | 第51-52页 |
3.3.3 土地资源动用 | 第52-54页 |
3.3.4 资金资源动用 | 第54-57页 |
3.4 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4章 转入与转出:不同类型农户的抉择及其影响因素 | 第58-78页 |
4.1 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解释框架 | 第58-61页 |
4.1.1 基于前景理论的农户流转行为分析 | 第58-59页 |
4.1.2 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理论框架解释 | 第59-61页 |
4.2 不同类型农户农地流转行为 | 第61-62页 |
4.2.1 数据来源 | 第61页 |
4.2.2 描述性统计 | 第61-62页 |
4.3 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| 第62-64页 |
4.3.1 模型选择 | 第62-63页 |
4.3.2 变量选择 | 第63-64页 |
4.4 不同类型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| 第64-76页 |
4.4.1 自给自足型农户的影响因素 | 第64-69页 |
4.4.2 半工半耕型农户的影响因素 | 第69-73页 |
4.4.3 农业专业型农户的影响因素 | 第73-74页 |
4.4.4 农民市民型农户的影响因素 | 第74-76页 |
4.5 小结 | 第76-78页 |
第5章 农户农地流转模式偏好及影响因素:以转出户为例 | 第78-86页 |
5.1 引言 | 第78-79页 |
5.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| 第79-80页 |
5.2.1 研究区概况 | 第79页 |
5.2.2 数据来源 | 第79-80页 |
5.3 影响因素及评价模型选择 | 第80-82页 |
5.3.1 影响因素 | 第80-81页 |
5.3.2 模型选取与运行 | 第81-82页 |
5.4 结果分析 | 第82-84页 |
5.4.1 农户家庭特征 | 第82-83页 |
5.4.2 农地资源条件 | 第83页 |
5.4.3 农地流转环境 | 第83页 |
5.4.4 农地流转效益 | 第83-84页 |
5.5 小结 | 第84-86页 |
5.5.1 主要结论 | 第84页 |
5.5.2 进一步讨论 | 第84-86页 |
第6章 农地流转供需均衡分析 | 第86-106页 |
6.1 农户农地流转行动逻辑 | 第86-89页 |
6.1.1 农户需求、农地流转行为与农地供给 | 第86-87页 |
6.1.2 农地流转双方的博弈机理及利益均衡 | 第87-89页 |
6.2 农地流转需求与农户农地转入行为 | 第89-95页 |
6.2.1 农地流转数量需求与农户农地转入行为分析 | 第89-91页 |
6.2.2 农地流转质量需求与农户农地转入行为分析 | 第91-94页 |
6.2.3 农地流转需求的综合分析 | 第94-95页 |
6.3 农地流转供给与农户农地转出行为 | 第95-101页 |
6.3.1 农地流转数量供给与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分析 | 第95-97页 |
6.3.2 农地流转质量供给与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分析 | 第97-100页 |
6.3.3 农地流转供给的综合分析 | 第100-101页 |
6.4 农地流转供需矛盾与政策调整 | 第101-104页 |
6.4.1 农地流转的供需结构失衡 | 第101-102页 |
6.4.2 农地流转的政策功能失衡 | 第102-103页 |
6.4.3 农地流转的政策调整 | 第103-104页 |
6.5 小结 | 第104-106页 |
第7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| 第106-110页 |
7.1 研究结论 | 第106-108页 |
7.2 讨论 | 第108-109页 |
7.3 研究展望 | 第109-11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0-118页 |
致谢 | 第118-120页 |
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| 第12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