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

冻融循环对第二松花江流域(吉林—松原段)天然水体中常见肠杆菌存活的影响规律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细菌在天然水体中的存活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天然水体的物质组成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水体物理性质对微生物存活的影响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水体中溶解性物质与颗粒物对微生物存活的影响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水体生物性质对微生物存活的影响第16页
    1.3 河水的季节性冻融循环第16-18页
    1.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1.5 技术路线第19-20页
第二章 流域概况和研究方案第20-30页
    2.1 流域概况第20页
    2.2 研究方案第20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仪器设备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材料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水样采集与性质测定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细菌菌株抗生素标记及其存活实验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数据分析第28-30页
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30-78页
    3.1 冻融条件下天然水体中细菌的存活第30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河水理化性质分析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肠杆菌在河水中的存活曲线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肠杆菌在河水中存活的模型拟合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肠杆菌存活与河水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第41-45页
    3.2 冻融循环作用下肠杆菌存活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第45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金属阳离子对肠杆菌存活的影响第45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阴离子对肠杆菌存活的影响第51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有机碳对细菌存活的影响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各指标拟合模型对比第61-65页
    3.3 冻融循环引起肠杆菌细胞损伤的原因第65-7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冻融循环作用影响肠杆菌存活在EC上的反映第65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冻融循环作用影响肠杆菌存活在pH上的反映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冻融循环作用影响肠杆菌存活在抗氧化酶活性上的反映第72-78页
第四章 结论第78-80页
参考文献第80-87页
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87-88页
致谢第88页

论文共8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汽车正面25%重叠率碰撞车身前端结构设计
下一篇:富士苹果质构和振动特性的关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