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缩略词表 | 第11-12页 |
第一部分 前言 | 第12-26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3-16页 |
(一)提升高职护理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| 第13-15页 |
(二)校本培训模式在师资培训中的优势 | 第15-16页 |
二、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6-17页 |
(一)研究目的 | 第16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16-17页 |
三、相关概念 | 第17-19页 |
(一)高职 | 第17页 |
(二)青年教师 | 第17-18页 |
(三)创新能力 | 第18页 |
(四)校本培训 | 第18-19页 |
四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9-25页 |
(一)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9-22页 |
(二)国内研究现状 | 第22-25页 |
五、技术路线图 | 第25-26页 |
第二部分 高职护理青年教师创新能力提升校本培训方案的构建 | 第26-51页 |
一、方案构建基础 | 第26-42页 |
(一)相关理论依据 | 第26-29页 |
(二)护理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及校本培训现状调查 | 第29-42页 |
二、初步构建校本培训试行方案 | 第42-51页 |
(一)参训教师特征分析 | 第42-43页 |
(二)校本培训设计原则 | 第43页 |
(三)校本培训目标 | 第43-45页 |
(四)校本培训形式 | 第45页 |
(五)校本培训内容 | 第45-51页 |
第三部分 高职护理青年教师创新能力提升校本培训方案效果评价 | 第51-67页 |
一、研究对象 | 第51-52页 |
(一)纳入标准 | 第51页 |
(二)排除标准 | 第51页 |
(三)剔除标准 | 第51页 |
(四)脱落标准 | 第51-52页 |
二、培训方案实施 | 第52-56页 |
(一)成立“护理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培训计划”领导小组 | 第52页 |
(二)培训时间 | 第52页 |
(三)培训专家 | 第52页 |
(四)培训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| 第52-53页 |
(五)集中培训实施计划 | 第53-54页 |
(六)分散培训实施计划 | 第54-56页 |
三、培训效果评价指标 | 第56-57页 |
四、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| 第57页 |
五、培训结果 | 第57-62页 |
(一)干预前后护理青年教师创造力总分及各维度比较 | 第57-58页 |
(二)干预前后护理青年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总分及各维度比较 | 第58页 |
(三)干预前后护理青年教师核心能力总分及各维度比较 | 第58-59页 |
(四)干预前后督导专家对护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表现评分比较 | 第59-60页 |
(五)干预前后学生对护理青年教师的评分比较 | 第60-61页 |
(六)干预前后护理青年教师发表论文及立项课题情况 | 第61-62页 |
六、讨论 | 第62-67页 |
(一)培训对护理青年教师创造力干预效果评价分析 | 第62-63页 |
(二)培训对护理青年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| 第63-64页 |
(三)培训对护理青年教师核心能力干预效果评价分析 | 第64-65页 |
(四)督导专家和学生评教结果分析 | 第65-67页 |
第四部分 研究结论 | 第67-69页 |
一、构建了高职护理青年教师创新能力提升校本培训方案 | 第67页 |
二、校本培训有利于提升高职护理青年教师创新能力 | 第67-69页 |
(一)可提升高职护理青年教师教学创造力 | 第67页 |
(二)可促使高职护理青年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 | 第67页 |
(三)可提高高职护理青年教师的核心能力 | 第67-69页 |
第五部分 研究局限与展望 | 第69-71页 |
一、研究局限 | 第69页 |
(一)校本培训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| 第69页 |
(二)远期的校本培训效果有待进一步跟踪 | 第69页 |
(三)研究人群有待进一步拓展 | 第69页 |
二、研究展望 | 第69-71页 |
(一)采用量性和质性研究结合 | 第69-70页 |
(二)进一步扩大样本数量 | 第70页 |
(三)拓宽不同学科的应用范围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81页 |
文献综述 | 第81-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88页 |
附录 | 第88-95页 |
致谢 | 第95-96页 |
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| 第96-9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