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佛分析框架下徐工机械财务分析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8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意义及目的 | 第9页 |
1.2.1 现实意义 | 第9页 |
1.2.2 理论意义 | 第9页 |
1.2.3 研究目的 | 第9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9-11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9-11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1.4 本文的创新点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16页 |
2.1 财务分析理论的发展状况 | 第12-13页 |
2.2 财务分析的方法及其应用 | 第13-14页 |
2.3 哈佛分析框架的发展及其应用 | 第14-15页 |
2.4 研究述评 | 第15-16页 |
第三章 财务分析的方法评价及选择 | 第16-20页 |
3.1 财务报表的定义 | 第16页 |
3.2 传统财务分析的方法及其缺陷 | 第16-18页 |
3.2.1 传统财务分析的方法 | 第16-17页 |
3.2.2 传统财务分析的缺陷 | 第17-18页 |
3.3 哈佛分析框架的内容 | 第18-20页 |
3.3.1 战略分析 | 第18页 |
3.3.2 会计分析 | 第18-19页 |
3.3.3 财务数据分析 | 第19页 |
3.3.4 前景分析 | 第19-20页 |
第四章 徐工机械基本情况介绍 | 第20-23页 |
4.1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 | 第20-21页 |
4.2 总体经营业绩 | 第21-23页 |
第五章 哈佛分析框架在徐工机械的应用 | 第23-54页 |
5.1 战略分析 | 第23-29页 |
5.1.1 工程机械行业现状 | 第23页 |
5.1.2 徐工机械PEST分析 | 第23-25页 |
5.1.3 STP营销战略分析 | 第25-29页 |
5.2 会计分析 | 第29-34页 |
5.2.1 识别重要的会计科目 | 第29-30页 |
5.2.2 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分析 | 第30-34页 |
5.3 财务数据分析 | 第34-52页 |
5.3.1 报表分析 | 第34-37页 |
5.3.2 比率分析 | 第37-52页 |
5.4 前景分析 | 第52-54页 |
5.4.1 行业前景分析 | 第52-53页 |
5.4.2 公司前景分析 | 第53-54页 |
第六章 徐工机械案例分析的研究结论及建议 | 第54-58页 |
6.1 徐工机械案例分析的研究结论 | 第54-55页 |
6.1.1 资产管理水平较低 | 第54页 |
6.1.2 偿债能力水平短期内有所提高 | 第54-55页 |
6.1.3 盈利质量不高 | 第55页 |
6.1.4 营运水平不高但有所改善 | 第55页 |
6.2 推动徐工机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| 第55-58页 |
6.2.1 加强资产管理 | 第55-56页 |
6.2.2 加强财务管理防范财务风险 | 第56页 |
6.2.3 发挥战略机制效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| 第56-58页 |
第七章 不足与展望 | 第58-59页 |
7.1 论文存在的不足 | 第58页 |
7.2 展望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2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