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8页 |
1.2.1 锅筒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2 锅筒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2.3 锅筒疲劳寿命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3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增压锅炉锅筒疲劳特性计算方法 | 第19-29页 |
2.1 增压锅炉结构简介 | 第19-20页 |
2.2 锅筒温度场计算方法 | 第20-23页 |
2.2.1 导热微分计算温度场 | 第20-21页 |
2.2.2 有限元法计算温度场 | 第21-23页 |
2.3 锅筒应力场计算方法 | 第23-28页 |
2.3.1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| 第23-25页 |
2.3.2 有限元法求解应力场 | 第25-28页 |
2.4 锅筒疲劳寿命计算方法 | 第2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增压锅炉锅筒壁温与应力测试 | 第29-42页 |
3.1 锅筒测点布置方案 | 第29-32页 |
3.1.1 锅筒温度测点布置 | 第29-30页 |
3.1.2 锅筒应力测点布置 | 第30-32页 |
3.2 冷态启动锅筒实测数据分析 | 第32-36页 |
3.2.1 锅筒壁温及压力数据分析 | 第32-35页 |
3.2.2 锅筒应力数据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3 锅筒压力波动过程实测数据分析 | 第36-41页 |
3.3.1 锅筒壁温及压力数据分析 | 第36-40页 |
3.3.2 锅筒应力数据分析 | 第40-41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4章 锅筒模型建立及边界条件确定 | 第42-62页 |
4.1 增压锅炉锅筒实体模型建立 | 第42-48页 |
4.1.1 锅筒实体模型简化及材料属性 | 第42-44页 |
4.1.2 锅筒实体模型建立 | 第44-45页 |
4.1.3 锅筒与管束半胀连接和全胀连接对比分析 | 第45-48页 |
4.2 增压锅炉锅筒实体模型网格划分 | 第48-51页 |
4.2.1 锅筒网格划分步骤 | 第48-49页 |
4.2.2 锅筒网格无关性验证 | 第49-51页 |
4.3 增压锅炉锅筒约束条件施加方法 | 第51-55页 |
4.4 增压锅炉锅筒瞬态边界条件施加方法 | 第55-59页 |
4.4.1 瞬态热边界条件施加方法 | 第55-58页 |
4.4.2 瞬态机械边界条件施加方法 | 第58-59页 |
4.5 温度场数值模拟结果精度验证 | 第59-61页 |
4.5.1 冷态启动温度场结果精度验证 | 第59-60页 |
4.5.2 锅筒压力波动±0.2MPa温度场结果精度验证 | 第60-61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5章 增压锅炉锅筒应力数值模拟 | 第62-82页 |
5.1 锅炉冷态启动过程锅筒应力数值模拟 | 第62-68页 |
5.1.1 冷态启动过程锅筒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| 第62-64页 |
5.1.2 冷态启动过程锅筒温度场计算及分析 | 第64-67页 |
5.1.3 冷态启动过程锅筒应力场计算及分析 | 第67-68页 |
5.2 汽压波动过程锅筒应力数值模拟 | 第68-78页 |
5.2.1 汽压波动过程锅筒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| 第69-73页 |
5.2.2 汽压波动过程锅筒温度场计算与分析 | 第73-74页 |
5.2.3 汽压波动过程锅筒应力场计算与分析 | 第74-78页 |
5.3 不同瞬态过程锅筒疲劳寿命评估 | 第78-81页 |
5.3.1 冷态启动过程锅筒疲劳寿命分析 | 第78-80页 |
5.3.2 压力波动过程锅筒疲劳寿命分析 | 第80-81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1-82页 |
结论 | 第82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8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88-90页 |
致谢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