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

中国城乡规划共同治理机制构建路径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14-2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第22-25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框架第27-28页
第2章 研究基础第28-43页
    2.1 共同治理的理论渊源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变迁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中国公共政策的变迁第30页
    2.2 共同治理的相关理论内涵第3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基于合作政府等理念的共同治理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共同治理的新特征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共同治理的类型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国外共同治理改革实践研究第38-41页
    2.3 城乡规划共同治理的理论内涵与分析视角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理论内涵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分析视角第41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41-43页
第3章 城乡规划共同治理基本辨析第43-63页
    3.1 城乡规划共同治理的主要困境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空间规划缺乏连续性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规划缺乏前瞻性和可实施性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规划缺乏严肃性第45-46页
    3.2 城乡规划共同治理的主要成因第46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公众参与不足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权力界限不清晰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共同治理的不足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城乡规划共同治理兴起背景及成因第51-52页
    3.3 城乡规划共同治理的现状第52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我国城乡规划共同治理的实践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当前城乡规划共同治理实践的局限性第53-59页
    3.4 城乡规划共同治理的基本思路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建立以共治为基础的空间规划体系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实现以共识为目标的区域协调机制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构建以效能为核心的纵横联动制度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搭建参与式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桥梁第61-62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第4章 城乡规划编制审批中的共同治理路径第63-88页
    4.1 中国城乡规划编制和审批的现实模式第63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中国城乡规划的编制模式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中国城乡规划的审批模式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中国城乡规划编制方法现状问题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对城乡规划编制模式的分析第69-71页
    4.2 城乡规划编制审批的政府横向合作研究第71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第71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区域中地域相邻政府间的合作第76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实行横向合作的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第79-82页
    4.3 城乡规划编制审批中的政府纵向合作研究第82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关系第82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的层级合作第85-87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87-88页
第5章 城乡规划实施监督中的共同治理路径第88-115页
    5.1 城乡规划实施管理和监督制度分析第88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中国城乡规划的实施管理模式第88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中国城乡规划的监督制度第93-97页
    5.2 城乡规划实施监督中政府内部的协同第97-10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多部门联动第97-10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非建设用地管理的部门协作第105-10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地下空间管理的部门协作第107-108页
    5.3 城乡规划实施监督中的共同治理机制构建第108-11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中国当前违法建设现状与特征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违法建设监督查处的困境第11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监督查处的政府多方联动实践第110-113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113-115页
第6章 城乡规划共同治理机制建构第115-136页
    6.1 以明确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为前提建立合作机制第115-11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厘清层级政府之间权责关系第116-11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明确政府相关部门责任范围第11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细化行政许可的权力清单第117-119页
    6.2 城乡规划共同治理的政府内部机制建构第119-12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城乡规划共同治理基本观点与初步框架第119-12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纵向路径建构第121-12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横向路径建构第122-123页
    6.3 城乡规划共同治理的外部参与机制建构第123-13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境外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制度的借鉴第123-12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我国城乡规划公众参与制度现状分析第124-12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城乡规划公众参与制度建设对策第127-134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134-136页
结论第136-138页
参考文献第138-149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49-151页
致谢第151-152页
个人简历第152页

论文共1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不饱和脂肪酸及神经免疫网络相关因子改善老年痴呆样病变的机制
下一篇:数据驱动的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