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简略词表 | 第13-15页 |
1 绪论 | 第15-27页 |
1.1 阿尔茨海默病(Alzheimer’s disease, AD)概况 | 第15页 |
1.2 国内外AD病因及治疗研究动态 | 第15-21页 |
1.2.1 经典的AD病因假说 | 第15-16页 |
1.2.2 精神神经免疫学说及免疫炎症在AD病因中的重要作用 | 第16-18页 |
1.2.3 IL-1β是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诱导因子 | 第18-19页 |
1.2.4 新提出的AD病变过程 | 第19-20页 |
1.2.5 不饱和脂肪酸与AD的关系 | 第20-21页 |
1.3 防治AD的新思路 | 第21-25页 |
1.3.1 抗炎物质防治AD策略 | 第22页 |
1.3.2 GC拮抗剂防治AD策略 | 第22-23页 |
1.3.3 神经营养因子防治AD策略 | 第23页 |
1.3.4 海洋不饱和脂肪酸防治AD策略 | 第23-25页 |
1.4 本课题研究内容 | 第25-26页 |
1.5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6-27页 |
2 虾加工副产物提取物预防Aβ_(25-35)诱导SH-SY5Y细胞的神经毒性的机理研究 | 第27-43页 |
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28-32页 |
2.1.1 虾提取物4-2A的制备 | 第28页 |
2.1.2 虾提取物4-2A成分表征 | 第28-29页 |
2.1.3 SH-SY5Y细胞株的培养和分化 | 第29-30页 |
2.1.4 实验设计 | 第30页 |
2.1.5 MTT法测定细胞活力 | 第30页 |
2.1.6 LDH法测定细胞毒性 | 第30-31页 |
2.1.7 氧化应激和抗氧化反应的测量 | 第31页 |
2.1.8 定量PCR测定基因表达 | 第31-32页 |
2.1.9 WesternBlotting蛋白表达的分析 | 第32页 |
2.1.10 数据统计 | 第32页 |
2.2 结果 | 第32-40页 |
2.2.1 虾提取物4-2A的表征 | 第32-35页 |
2.2.2 预处理4-2A对Aβ_(25-35)诱导的神经细胞存活率降低的改善作用 | 第35-36页 |
2.2.3 预处理4-2A可减少Aβ_(25-35)诱导的ROS,NO和GSH水平的改变 | 第36-37页 |
2.2.4 预处理4-2A降低Aβ_(25-35)所诱导的促炎细胞因子TNF-α的高表达 | 第37-38页 |
2.2.5 4-2A对神经营养因子NGF和BDNF及其受体TrkA和TrkB表达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2.2.6 4-2A预处理对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2.3 讨论 | 第40-43页 |
3 DHA、EPA及其不同比例组合对Aβ_(25-35)诱导SH-SY5Y细胞的神经毒性的不同调节作用 | 第43-55页 |
3.1 材料和方法 | 第44-45页 |
3.2 结果 | 第45-51页 |
3.2.1 DHA、EPA及其不同比例组合对Aβ_(25-35)诱导的神经细胞活力降低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3.2.2 DHA、EPA及其不同比例组合对Aβ25?35诱导的ROS、NO和GSH水平变化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3.2.3 DHA、EPA及其各种比例组合对Aβ25?35诱导的促炎细胞因子TNF-α表达增加的影响 | 第48页 |
3.2.4 DHA、EPA及其各种比例组合对神经营养因子NGF和BDNF及其酪氨酸激酶受体表达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3.2.5 DHA、EPA及其各种比例组合对凋亡相关基因:Bax、Bcl-2和Caspase-3表达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3.3 讨论 | 第51-55页 |
4 EPA对LPS诱导的BV2细胞介导神经毒性的影响及机理 | 第55-64页 |
4.1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55-58页 |
4.1.1 实验材料 | 第55-56页 |
4.1.2 实验方法 | 第56-58页 |
4.2 结果 | 第58-62页 |
4.2.1 EPA和DHA对LPS诱导的BV2细胞介导神经毒性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4.2.2 EPA对LPS诱导的BV2细胞条件培养基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| 第59页 |
4.2.3 EPA对LPS诱导的BV2细胞氧化因子水平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4.2.4 EPA对LPS诱导的BV2细胞核转录因子活化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4.2.5 EPA对LPS诱导的BV2细胞神经营养因子NGF及其前体proNGF表达的影响 | 第61页 |
4.2.6 EPA对LPS诱导的BV2细胞介导SH-SY5Y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| 第61-62页 |
4.3 讨论 | 第62-6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5 IL-10降低大鼠慢性侧脑室注射IL-1β诱发的行为、免疫和神经营养因子功能的变化 | 第64-76页 |
5.1 实验材料及方法 | 第66-69页 |
5.1.1 实验材料 | 第66页 |
5.1.2 实验方法 | 第66-69页 |
5.2 结果 | 第69-74页 |
5.2.1 IL-10对慢性侧脑室注射IL-1β诱导中枢炎症模型大鼠一般状态和体重的影响 | 第69-70页 |
5.2.2 IL-10明显改善IL-1β引起的大鼠空间记忆损伤 | 第70-71页 |
5.2.3 IL-10对IL-1β引起的大鼠糖水偏好实验变化的影响 | 第71页 |
5.2.4 IL-10减轻IL-1β引起的大鼠旷野实验中的焦虑抑郁行为. | 第71-72页 |
5.2.5 IL-10对IL-1β诱导的海马区CD11b和GFAP表达改变的影响 | 第72页 |
5.2.6 IL-10治疗降低IL-1β诱发海马区炎症因子浓度的变化 | 第72-73页 |
5.2.7 IL-10对IL-1β诱发的海马区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相关受体TrkB及p75表达的影响 | 第73页 |
5.2.8 IL-10对IL-1β诱导的凋亡相关基因Bcl-2、Bax和Caspase-3表达改变的影响 | 第73-74页 |
5.3 讨论 | 第74-75页 |
5.4 小结 | 第75-76页 |
6 GC受体拮抗剂减轻白介素-1b诱发的大鼠抑郁样变化 | 第76-88页 |
6.1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77-79页 |
6.2 结果 | 第79-85页 |
6.2.1 RU486减少慢性IL-1β处理诱发的抑郁样行为 | 第79-80页 |
6.2.2 RU486减弱慢性IL-1β处理引起的血清皮质酮的升高 | 第80-81页 |
6.2.3 RU486对IL-1β诱导的杏仁核中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 | 第81-82页 |
6.2.4 RU486治疗减轻IL-1β诱发杏仁核TNF-α和IL-6浓度的升高 | 第82-83页 |
6.2.5 EffectsofRU486对IL-1β诱发的杏仁核pro-BDNF,BDNF和相应受体TrkB及p75表达变化的影响 | 第83-84页 |
6.2.6 RU486对IL-1β诱发的杏仁核GDNF,GFRα1andGFRα2表达变化的影响 | 第84-85页 |
6.3 讨论 | 第85-88页 |
7 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IL-1β诱导的记忆损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研究 | 第88-103页 |
7.1 材料与方法 | 第89-91页 |
7.1.1 实验材料 | 第89页 |
7.1.2 实验方法 | 第89-91页 |
7.2 结果 | 第91-100页 |
7.2.1 BDNF对慢性侧脑室注射IL-1β诱导中枢炎症模型大鼠一般状态和体重的影响 | 第91-92页 |
7.2.2 BDNF对慢性侧脑室注射IL-1β诱导中枢炎症模型大鼠Morris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| 第92-94页 |
7.2.3 BDNF对IL-1β诱导的CD11b和GFAP表达变化的影响 | 第94-95页 |
7.2.4 BDNF对IL-1β诱导的海马组织中促炎-抗炎因子变化的影响 | 第95-96页 |
7.2.5 BDNF对IL-1β诱导的proNGF和NGF表达改变的影响 | 第96-97页 |
7.2.6 BDNF对IL-1β诱导的proBDNF和BDNF表达改变的影响 | 第97页 |
7.2.7 BDNF对IL-1β诱导的神经营养因子受体TrkA、TrkB和p75表达改变的影响 | 第97-99页 |
7.2.8 BDNF对IL-1β诱导的凋亡相关基因Bcl-2、Bax和Caspase-3表达改变的影响 | 第99-100页 |
7.3 讨论 | 第100-103页 |
8 结论与展望 | 第103-105页 |
8.1 结论 | 第103页 |
8.2 展望 | 第103-10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5-116页 |
致谢 | 第116-117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17-118页 |
导师简介 | 第11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