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缘起 | 第15-16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5-16页 |
1.1.2 研究缘起 | 第16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6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3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7-18页 |
1.3.1 街道空间 | 第17页 |
1.3.2 街道空间品质 | 第17页 |
1.3.3 西安市老城区 | 第17页 |
1.3.4 自行车 | 第17-18页 |
1.3.5 自行车路网系统 | 第18页 |
1.3.6 自行车路网系统优化 | 第18页 |
1.4 研究对象与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4.1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| 第18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5 研究方法与框架 | 第19-21页 |
1.5.1 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1.5.2 研究框架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| 第21-34页 |
2.1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1-24页 |
2.1.1 街道空间的作用 | 第21页 |
2.1.2 交通四阶段法 | 第21-23页 |
2.1.3 自行车交通基本特征 | 第23-24页 |
2.2 街道空间品质研究现状 | 第24-26页 |
2.2.1 国外街道空间品质研究现状 | 第24-25页 |
2.2.2 国内街道空间品质研究现状 | 第25-26页 |
2.2.3 本节评述 | 第26页 |
2.3 自行车路网系统研究现状 | 第26-28页 |
2.3.1 国外自行车路网系统研究现状 | 第26-27页 |
2.3.2 国内自行车路网系统研究现状 | 第27页 |
2.3.3 本节评述 | 第27-28页 |
2.4 街道空间环境与自行车出行影响关系研究 | 第28-29页 |
2.4.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| 第28页 |
2.4.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| 第28-29页 |
2.4.3 本节评述 | 第29页 |
2.5 自行车路网系统规划实践借鉴 | 第29-32页 |
2.5.1 国外自行车路网系统规划实践借鉴 | 第29-31页 |
2.5.2 国内自行车路网系统规划实践借鉴 | 第31-32页 |
2.6 综合评述 | 第32-33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西安市老城区街道空间及自行车交通现状调查与分析 | 第34-63页 |
3.1 西安市老城区相关现状 | 第34-38页 |
3.1.1 现状路网系统概述 | 第34-35页 |
3.1.2 现状道路交通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1.3 历史遗迹分布 | 第36-37页 |
3.1.4 老城区保护问题 | 第37-38页 |
3.2 西安市老城区街道骑行空间调查与分析 | 第38-47页 |
3.2.1 街道骑行空间要素构成 | 第38-43页 |
3.2.2 街道骑行空间要素调研及评价 | 第43-46页 |
3.2.3 街道骑行空间要素分析 | 第46-47页 |
3.3 西安市老城区自行车交通现状调查与分析 | 第47-55页 |
3.3.1 自行车交通分区 | 第47-48页 |
3.3.2 自行车原始数据处理 | 第48-50页 |
3.3.3 自行车交通出行生成 | 第50-52页 |
3.3.4 自行车交通出行分布 | 第52-54页 |
3.3.5 道路隔离形式分析 | 第54页 |
3.3.6 现状自行车路网布局 | 第54-55页 |
3.4 西安市老城区自行车出行调查与分析 | 第55-59页 |
3.4.1 居民出行特征调查 | 第55-58页 |
3.4.2 骑行满意度调查 | 第58页 |
3.4.3 骑行影响因素调查 | 第58-59页 |
3.4.4 自行车出行阈值分析 | 第59页 |
3.5 现存问题 | 第59-61页 |
3.5.1 自行车路网规划缺乏系统性 | 第59-60页 |
3.5.2 自行车道路资源分配不合理 | 第60页 |
3.5.3 自行车通行空间不连续 | 第60页 |
3.5.4 自行车出行品质不高 | 第60-61页 |
3.6 成因分析 | 第61-62页 |
3.6.1 规划设计层面成因分析 | 第61页 |
3.6.2 交通管理层面成因分析 | 第61-62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四章 街道空间品质指导下自行车路网系统优化方法构建 | 第63-82页 |
4.1 自行车路网系统优化策略 | 第63-64页 |
4.1.1 自行车路网系统网络化 | 第63-64页 |
4.1.2 交通分配合理化 | 第64页 |
4.1.3 改善自行车出行环境 | 第64页 |
4.2 街道空间品质与自行车出行影响机制分析 | 第64-68页 |
4.2.1 自行车出行选择影响因素 | 第64-65页 |
4.2.2 自行车使用者出行需求 | 第65-66页 |
4.2.3 自行车出行行为过程 | 第66-67页 |
4.2.4 街道空间品质与自行车出行影响机制分析 | 第67-68页 |
4.3 街道骑行空间品质评价体系构建 | 第68-71页 |
4.3.1 评价方法 | 第68-69页 |
4.3.2 具体计算步骤 | 第69-71页 |
4.4 街道空间品质指导下的自行车交通出行分配方法构建 | 第71-76页 |
4.4.1 方法选取 | 第71页 |
4.4.2 多路径分配法具体内容 | 第71-76页 |
4.5 自行车路网系统优化 | 第76-81页 |
4.5.1 自行车路网系统优化原则 | 第76-77页 |
4.5.2 自行车路网逐级定线方法 | 第77-78页 |
4.5.3 自行车路网系统优化技术指标 | 第78-79页 |
4.5.4 自行车路网布局 | 第79-80页 |
4.5.5 自行车道路设计 | 第80-81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81-82页 |
第五章 西安市老城区自行车路网系统优化设计 | 第82-97页 |
5.1 西安市老城区自行车路网系统优化的必要性分析 | 第82-83页 |
5.1.1 保护与开发历史文化名城 | 第82页 |
5.1.2 盘活老城区现有城市道路资源 | 第82页 |
5.1.3 居民出行的需要 | 第82-83页 |
5.2 街道骑行空间品质评价测度 | 第83-86页 |
5.2.1 确定指标权重 | 第83-84页 |
5.2.2 街道空间品质测度分布 | 第84-86页 |
5.3 街道空间品质指导下的自行车交通出行分配 | 第86-87页 |
5.3.1 编写分配代码 | 第86页 |
5.3.2 分配结果 | 第86-87页 |
5.4 自行车路网布局优化 | 第87-91页 |
5.4.1 市级自行车通道 | 第87-88页 |
5.4.2 区级自行车干道 | 第88-89页 |
5.4.3 区内自行车集散道 | 第89-90页 |
5.4.4 自行车休闲道 | 第90页 |
5.4.5 自行车网络布局 | 第90-91页 |
5.5 自行车道改善设计 | 第91-96页 |
5.5.1 自行车道改善思路与方法 | 第91页 |
5.5.2 自行车道断面改善设计 | 第91-93页 |
5.5.3 自行车道平面改善设计 | 第93-96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96-97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97-99页 |
论文主要结论 | 第97-98页 |
论文主要创新点 | 第98页 |
论文不足与展望 | 第98-9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9-102页 |
附录 | 第102-11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10-112页 |
致谢 | 第11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