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3-24页 |
1.1 钾素资源的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1.1 钾素在土壤中的概况 | 第13-14页 |
1.1.2 钾素在植物中的功能和运输 | 第14页 |
1.2 植物的钾转运蛋白 | 第14-17页 |
1.2.1 植物的KUP/HAK/KT家族高亲和钾转运体蛋白 | 第15-17页 |
1.2.2 玉米的高亲和钾转运体蛋白ZmHAK | 第17页 |
1.3 亚细胞定位 | 第17-20页 |
1.3.1 亚细胞定位的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3.2 基于融合报告基因法的植物亚细胞定位瞬时表达方法 | 第19-20页 |
1.4 RNA干扰 | 第20-23页 |
1.4.1 RNA干扰的原理 | 第21-22页 |
1.4.2 RNA干扰的应用 | 第22-23页 |
1.5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23-24页 |
第2章 ZmHAK1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| 第24-36页 |
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24-31页 |
2.1.1 实验材料 | 第24-25页 |
2.1.2 扩增带有attB接头的ZmHAK1基因 | 第25-27页 |
2.1.3 构建含有ZmHAK1基因的入门载体 | 第27-28页 |
2.1.4 构建含有ZmHAK1基因的表达载体 | 第28-29页 |
2.1.5 目的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| 第29-31页 |
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1-35页 |
2.2.1 带attB接头的ZmHAK1基因PCR扩增验证 | 第31-32页 |
2.2.2 pEarleyGate101-ZmHAK1表达载体的鉴定 | 第32-33页 |
2.2.3 转入pEarleyGate101-ZmHAK1表达载体的农杆菌PCR鉴定 | 第33页 |
2.2.4 ZmHAK1的亚细胞定位 | 第33-35页 |
2.3 讨论 | 第35-36页 |
2.3.1 烟草叶片注射法进行的亚细胞定位研究 | 第35页 |
2.3.2 ZmHAK1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| 第35-36页 |
第3章 ZmHAK1基因RNA干扰载体转化拟南芥 | 第36-46页 |
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36-42页 |
3.1.1 实验材料 | 第36-37页 |
3.1.2 RNA干扰载体转入农杆菌感受态细胞 | 第37-39页 |
3.1.3 植物材料的培养 | 第39页 |
3.1.4 蘸花侵染法转化拟南芥 | 第39页 |
3.1.5 转基因拟南芥的筛选 | 第39-40页 |
3.1.6 转基因拟南芥基因组DNA的PCR检测 | 第40-42页 |
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42-45页 |
3.2.1 ZmHAK1基因RNA干扰载体转化菌种的验证 | 第42页 |
3.2.2 转入ZmHAK1基因RNA干扰载体的农杆菌PCR鉴定 | 第42-43页 |
3.2.3 转基因阳性苗的筛选 | 第43-44页 |
3.2.4 T1代转基因拟南芥DNA的PCR鉴定 | 第44页 |
3.2.5 转基因拟南芥的稳定性检测 | 第44-45页 |
3.3 讨论 | 第45-46页 |
第4章 转RNA干扰载体拟南芥的耐低钾胁迫研究 | 第46-61页 |
4.1 材料与方法 | 第46-50页 |
4.1.1 实验材料 | 第46-47页 |
4.1.2 拟南芥根伸长量的测量 | 第47页 |
4.1.3 植物材料的处理 | 第47页 |
4.1.4 qRT-PCR定量分析 | 第47-49页 |
4.1.5 拟南芥钾含量的测定和钾利用指数的计算 | 第49-50页 |
4.2 结果与分析 | 第50-59页 |
4.2.1 RNA干扰株系的根系伸长量比较分析 | 第50-51页 |
4.2.2 拟南芥总RNA提取的鉴定 | 第51页 |
4.2.3 低钾胁迫诱导ZmHAK1基因表达量的分析 | 第51-53页 |
4.2.4 低钾胁迫下拟南芥植株生长势的分析 | 第53-58页 |
4.2.5 植株吸钾量的分析 | 第58页 |
4.2.6 钾利用指数的分析 | 第58-59页 |
4.3 讨论 | 第59-61页 |
4.3.1 拟南芥的水培 | 第59页 |
4.3.2 RNA干扰株系耐低钾胁迫的研究 | 第59-61页 |
第5章 ZmHAK1基因RNA干扰载体转化玉米自交系 | 第61-66页 |
5.1 材料与方法 | 第61-63页 |
5.1.1 实验材料 | 第61-62页 |
5.1.2 植物材料的培养 | 第62页 |
5.1.3 自交系玉米的转化 | 第62-63页 |
5.1.4 转基因玉米的筛选 | 第63页 |
5.1.5 转基因玉米DNA的PCR检测 | 第63页 |
5.2 结果与分析 | 第63-65页 |
5.2.1 转基因阳性苗的筛选 | 第63-64页 |
5.2.2 T1代转基因玉米DNA的PCR检测 | 第64-65页 |
5.3 讨论 | 第65-66页 |
研究结论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5页 |
作者介绍 | 第75-76页 |
致谢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