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玉米(玉蜀黍)论文

密度对玉米倒伏相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

中文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前言第10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玉米倒伏类型及影响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与倒伏相关的性状指标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种植密度与玉米倒伏和产量的关系第13-14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4-16页
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16-19页
    2.1 试验区概况第16页
    2.2 试验材料与处理第16-17页
    2.3 试验测定指标与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2.4 数据处理第18-19页
第3章 结果与分析第19-43页
    3.1 种植密度对株高、穗位高和穗位系数的影响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株高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穗位高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穗位系数第20-21页
    3.2 种植密度对玉米节间长度、节间粗的影响第21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节间长度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节间粗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节间长粗比第26-29页
    3.3 种植密度对玉米节间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29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节间干重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单位茎长干物重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节间干物质百分比第33-36页
    3.4 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力学性状的影响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茎秆压碎强度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茎秆抗弯折强度第38页
    3.5 种植密度对玉米倒伏率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3.6 倒伏率、茎秆抗弯折强度和各种指标相关性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3.7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第41-43页
第4章 讨论第43-47页
    4.1 种植密度对玉米植株农艺性状的影响第43页
    4.2 种植密度对玉米植株茎秆性状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4.3 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力学性状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4.4 茎秆抗弯折强度与茎秆性状的关系第45-46页
    4.5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第46-47页
第5章 结论第47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6页
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56-57页
致谢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铝胁迫下大豆三个UDP-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功能分析
下一篇:玉米高亲和钾转运体ZmHAK1的亚细胞定位及其功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