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创新点摘要 | 第6-9页 |
绪论 | 第9-15页 |
Ⅰ 课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Ⅱ 浮顶储罐的结构形式及发展历程 | 第10页 |
Ⅲ 立式钢制储罐研究进展 | 第10-13页 |
Ⅲ-Ⅰ 储罐抗震研究进展 | 第10-12页 |
Ⅲ-Ⅱ 储罐隔震研究进展 | 第12-13页 |
Ⅳ本课题的意义 | 第13页 |
Ⅴ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Ⅵ 本章小结 | 第14-15页 |
第一章 铅芯橡胶垫隔震立式浮顶储罐 | 第15-25页 |
1.1 橡胶垫隔震技术简介 | 第15-16页 |
1.2 橡胶垫隔震支座的力学模型 | 第16-22页 |
1.2.1 线弹性(等效线性)模型 | 第16-18页 |
1.2.2 双线型模型 | 第18-20页 |
1.2.3 微分滞回模型 | 第20-22页 |
1.3 储罐铅芯橡胶隔震支座恢复力计算模型的选取 | 第22-24页 |
1.3.1 单向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恢复力计算模型的选取 | 第22-23页 |
1.3.2 双向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恢复力计算模型的选取 | 第23-24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二章 隔震立式储罐的基本理论 | 第25-38页 |
2.1 储罐不考虑浮顶作用的基本理论 | 第25-29页 |
2.1.1 基本理论 | 第25-27页 |
2.1.2 运动方程的建立 | 第27-29页 |
2.2 储罐考虑浮顶作用的基本理论 | 第29-35页 |
2.2.1 基本理论 | 第29-33页 |
2.2.2 运动方程的建立 | 第33-35页 |
2.3 运动方程的求解 | 第35-37页 |
2.3.1 线弹性恢复力模型对应运动方程的求解 | 第35-36页 |
2.3.2 非线性恢复力模型对应运动方程的求解 | 第36-3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三章 参数影响分析及对比分析 | 第38-79页 |
3.1 地震波的选取 | 第38-39页 |
3.2 考虑浮顶作用与未考虑浮顶作用对比分析 | 第39-45页 |
3.2.1 抗震状态对比 | 第39-41页 |
3.2.2 隔震状态对比 | 第41-45页 |
3.3 考虑浮顶作用不同恢复力模型对比分析 | 第45-51页 |
3.3.1 时程对比分析 | 第45-46页 |
3.3.2 变高径比对比分析 | 第46-47页 |
3.3.3 变场地类别对比分析 | 第47-49页 |
3.3.4 变隔震层阻尼比对比分析 | 第49-50页 |
3.3.5 变隔震周期对比分析 | 第50-51页 |
3.4 双向地震激励下隔震立式浮顶储罐参数影响分析 | 第51-60页 |
3.4.1 烈度 | 第51-53页 |
3.4.2 隔震周期 | 第53-54页 |
3.4.3 隔震层阻尼比 | 第54-56页 |
3.4.4 高径比 | 第56-57页 |
3.4.5 场地条件 | 第57-58页 |
3.4.6 支座屈服力系数 | 第58-60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60-79页 |
结论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4页 |
发表文章目录 | 第84-86页 |
致谢 | 第86-87页 |
详细摘要 | 第87-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