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--特殊热能及其机械论文--太阳能技术论文--太阳能转换装置和设备论文--聚光器论文

高效太阳能集热数学模型及空气升温特性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平板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第13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现状第15-20页
    1.3 太阳辐射基础第20-21页
    1.4 本文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1-24页
第2章 高效平板集热器的设计与传热过程分析第24-40页
    2.1 新型平板空气集热器基本结构第24-25页
    2.2 太阳能平板集热器热平衡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有效透过率和吸收率乘积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热损失系数计算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1 传热过程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2 传热过程计算第29-31页
    2.3 集热器效率方程第31-32页
    2.4 流动阻力计算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沿程摩擦阻力损失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局部阻力损失第33-34页
    2.5 本设计结构优势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集热单元热损系数理论计算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流动阻力损失理论计算第37-38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8-40页
第3章 高效平板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实验研究第40-54页
    3.1 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测试方法第40页
    3.2 实验原理第40-41页
    3.3 实验平台设计第41-45页
    3.4 实验标准第45-46页
    3.5 PC板实际透射率的测量实验第46页
    3.6 正弦波平板集热器出口升温实验第46-48页
    3.7 正弦波平板集热器热效率实验第48-52页
    3.8 入口质量流量对集热器热性能影响实验第52页
    3.9 本章小结第52-54页
第4章 高效太阳能平板空气集热器数值模拟研究第54-86页
    4.1 研究内容及目的第54-55页
    4.2 FLUENT软件概述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FLUENT软件基础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太阳射线追踪算法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环境温度函数第56-59页
    4.3 模型的建立和网格的划分第59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物理模型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网格划分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数学模型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3.1 基本假设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3.2 流动模型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3.3 传热模型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3.4 边界条件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3.5 求解方法第65页
    4.4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65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模型验证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集热器内部流场及温度场模拟第66-7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2.1 流场计算结果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2.2 温度场计算结果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进口流量对集热器的影响第70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进口温度对集热器的影响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季节对集热器的影响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6 吸热板波形对集热器的影响第78-81页
    4.5 串联集热系统的研究第81-83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83-86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86-88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86-87页
    5.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第87-88页
参考文献第88-92页
致谢第92-94页
附录第94页
    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、获奖情况及发明专利第94页

论文共9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风电场无功优化控制方法研究
下一篇:地下暗挖STS新管幕结构抗弯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