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电场无功优化控制方法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风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2.1 风电场无功控制 | 第11-12页 |
1.2.2 风场集中无功补偿 | 第12-13页 |
1.2.3 风场分散无功补偿 | 第13页 |
1.2.4 风电场协调控制 | 第13-15页 |
1.3 本文主要工作 | 第15-18页 |
第2章 风机类型和无功补偿设备性能研究 | 第18-32页 |
2.1 风力发电系统 | 第18-19页 |
2.1.1 风力发电系统 | 第18页 |
2.1.2 主流风力发电系统 | 第18-19页 |
2.2 风机系统模型 | 第19-28页 |
2.2.1 风速模型 | 第19-21页 |
2.2.2 笼型异步发电机模型 | 第21-23页 |
2.2.3 双馈感应发电机模型 | 第23-28页 |
2.3 无功补偿装置 | 第28-31页 |
2.3.1 电容投切器 | 第28-29页 |
2.3.2 静止无功补偿器 | 第29-30页 |
2.3.3 静止无功发生器 | 第30-31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风场对电网电压影响评价指标 | 第32-46页 |
3.1 风电场电压特性研究 | 第32-35页 |
3.1.1 风电场静态电压特性原理 | 第32-33页 |
3.1.2 风力场接入对静态电压稳定性影响 | 第33-35页 |
3.2 各风机对网损和电压影响 | 第35-41页 |
3.2.1 含异步电机风场接入对网损影响 | 第36-38页 |
3.2.2 含双馈式风电机风场接入对网损影响 | 第38-40页 |
3.2.3 无功补偿对电压影响 | 第40-41页 |
3.3 风场接入后电压评价指标 | 第41-45页 |
3.3.1 配电网潮流计算 | 第41-44页 |
3.3.2 电压影响评价 | 第44-4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4章 风电场无功优化模型 | 第46-66页 |
4.1 建立风场无功补偿模型 | 第46-49页 |
4.2 建立全天时间级风功率预测模型 | 第49-56页 |
4.2.1 多级神经网络风功率进行预测 | 第49-50页 |
4.2.2 风功率预测模型 | 第50-51页 |
4.2.3 风功率模型的验证 | 第51-56页 |
4.3 全天时间级无功优化 | 第56-65页 |
4.3.1 全天无功优化 | 第56-57页 |
4.3.2 构建算法 | 第57-60页 |
4.3.3 进行算例仿真 | 第60-6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5章 风电场短时无功优化 | 第66-78页 |
5.1 短时无功优化原理 | 第66-67页 |
5.2 风机组无功优化 | 第67-70页 |
5.2.1 双馈风机无功出力极限 | 第67-69页 |
5.2.2 双馈风机无功补偿分配 | 第69-70页 |
5.3 静止无功发生器无功优化模型 | 第70-74页 |
5.3.1 静止无功发生器无功优化 | 第70-71页 |
5.3.2 静止无功发生器无功算法 | 第71-74页 |
5.4 短时无功优化算例仿真 | 第74-77页 |
5.4.1 风机组补偿模型仿真和结果 | 第74-75页 |
5.4.2 短时无功优化模型仿真和结果 | 第75-77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8-80页 |
6.1 主要研究成果 | 第78-79页 |
6.2 后续研究展望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6页 |
致谢 | 第86-88页 |
硕士期间所做的工作和科研成果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