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0页 |
第1章“问题专利”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| 第10-20页 |
1.1“问题专利”的界定 | 第10-13页 |
1.1.1“问题专利”的定义 | 第10-11页 |
1.1.2 专利与“问题专利”的界限 | 第11-13页 |
1.2“问题专利”产生的原因 | 第13-17页 |
1.3“问题专利”的影响 | 第17-20页 |
1.3.1“问题专利”阻碍科技创新 | 第17-18页 |
1.3.2“问题专利”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| 第18页 |
1.3.3“问题专利”损害同行业竞争者的正当权益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美日关于“问题专利”的立法与实践 | 第20-33页 |
2.1 美国关于“问题专利”的立法与实践 | 第20-27页 |
2.1.1 专利审查标准的调整 | 第20-23页 |
2.1.2 专利授权后再审程序对“问题专利”的规制 | 第23-27页 |
2.2 日本关于“问题专利”的立法与实践 | 第27-30页 |
2.2.1 实用新型技术评价书制度 | 第27-28页 |
2.2.2 Kilby专利纠纷案:由法院直接审查专利有效性 | 第28-30页 |
2.3 美日关于“问题专利”立法与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| 第30-33页 |
第3章 我国关于“问题专利”规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| 第33-42页 |
3.1 我国规制“问题专利”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33-38页 |
3.1.1 我国现行专利审查标准较低 | 第33页 |
3.1.2 我国专利权评价报告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3-36页 |
3.1.3 我国专利无效程序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6-38页 |
3.2 完善我国规制“问题专利”法律制度的建议 | 第38-42页 |
3.2.1 适度提高专利审查标准 | 第38-39页 |
3.2.2 完善专利权评价报告制度 | 第39-40页 |
3.2.3 简化专利无效程序 | 第40-42页 |
结论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
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