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12页 |
1.1 选题依据及意义 | 第7-8页 |
1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1.3 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| 第11-12页 |
第2章“富民为本”的基本经济思想 | 第12-20页 |
2.1“富民为本”思想的产生 | 第12-16页 |
2.1.1“富民为本”是解决东汉末年社会危机的良策 | 第12-13页 |
2.1.2“富民为本”是继承和发扬民本思想的新成果 | 第13-16页 |
2.2“富民”与“富国”的关系 | 第16-20页 |
2.2.1“富民”是“富国”的基础 | 第16-18页 |
2.2.2 富民是教化的前提 | 第18-20页 |
第3章 以农业为基础农工商各有本末的思想 | 第20-28页 |
3.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| 第20-23页 |
3.2 农工商业各有本末 | 第23-25页 |
3.3“明督工商” | 第25-28页 |
第4章“土地人民必相称”的思想 | 第28-35页 |
4.1 促进人.的增长 | 第28-32页 |
4.1.1 人.在发展经济中的重要意义 | 第28-30页 |
4.1.2 保证人.增长环境的稳定 | 第30-32页 |
4.2 促进土地得到开发利用 | 第32-35页 |
第5章 珍惜劳动者生产时间的“爱日”思想 | 第35-41页 |
5.1 保证生产时间的重要性 | 第35-37页 |
5.2 对浪费生产时间行为的批判 | 第37-41页 |
5.2.1 统治者浪费时间的行为 | 第37-39页 |
5.2.2 百姓浪费时间的行为 | 第39-41页 |
第6章 批判阻碍经济发展的现象 | 第41-47页 |
6.1 批判“浮侈”之风 | 第41-44页 |
6.2 批判滥征赋税徭役 | 第44-47页 |
第7章 《潜夫论》经济思想评价 | 第47-50页 |
7.1 《潜夫论》经济思想的特点 | 第47-48页 |
7.2 《潜夫论》经济思想的局限 | 第48-50页 |
第8章 结语 | 第50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