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--传播理论论文

基于社交媒体的公益募捐娱乐化传播策略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绪论第9-20页
    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缘起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不足第11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关于公益募捐研究综述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娱乐化传播的研究综述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公益募捐娱乐化传播研究综述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第18-19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文献研究法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归纳法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案例分析法第19-20页
第一章 基于社交媒体的公益募捐娱乐化传播发展概况第20-28页
    第一节 公益募捐娱乐化传播发展现状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项目数量增长迅速且种类多元化发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80后、90后为募捐主体,全民公益渐趋成型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传播效果良莠不齐第23-24页
    第二节 公益募捐娱乐化传播发展动因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社会:传统公益募捐追求效果的必然转变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受众:消费社会时代娱乐化追求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企业:企业公关营销进行“吸粉”的需要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媒介:新媒体时代提供其必要的实现条件第26-28页
第二章 基于社交媒体的公益募捐娱乐化传播表现特征第28-40页
    第一节 公益募捐娱乐化传播的文本建构特征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动员广告奠定娱乐基调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游戏设置创造了娱乐环节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明星参与形成了娱乐景观第30-31页
    第二节 公益募捐娱乐化传播的传播方面特征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社交媒体为主,呈现方式、传播渠道多样化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话题带动,受众互动参与性强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趣味娱乐轻松化,打造“轻公益”形象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裂变传播模式,时间短、速度快、影响大第34-35页
    第三节 公益募捐娱乐化传播的募捐特征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公益众包成潮流,网络平台垄断捐赠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虚拟捐赠兴起,捐赠文化日趋成型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小额、配捐、拼手气玩法等带来新变化第38-40页
第三章 基于社交媒体的公益募捐娱乐化传播的作用原理分析第40-50页
    第一节 受众:快乐原则与快乐能量供给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潜在的快乐原则与衰退的负面情绪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娱乐化文本提供了快乐能量,打造“快乐式募捐”第41-44页
    第二节 媒介接触:草根群体的使用与满足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娱乐化与草根文化无缝对接,做公益成为时髦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技术逻辑、现实回馈等方式带给受众参与满足感第45-47页
    第三节 终端捐赠:迂回式捐赠让受众更乐意付出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消费主义烙印刺激捐赠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迂回式捐赠产生潜移默化的劝服效果第48-50页
第四章 基于社交媒体的公益募捐娱乐化传播存在的问题第50-56页
    第一节 公益募捐组织缺乏经验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娱乐化传播模式模仿泛滥,质疑不断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受助者在传播中逐渐边缘化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娱乐化传播效果转瞬即逝,无法长效第52页
    第二节 社会群体对娱乐化的误用误解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商业、明星等借机营销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公益募捐项目强用娱乐化产生负面效应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公众狂欢和公众批评并存,忽视普及公益理念的重要性第54-56页
第五章 基于社交媒体的公益募捐娱乐化传播的发展策略第56-66页
    第一节 公益募捐组织水平的提高第56-60页
    第二节 打造“公益+”多元合作模式,形成跨界传播风潮第60-61页
    第三节 娱乐化营销,创新完善公益策划推广机制第61-63页
    第四节 新闻媒体重塑公众心智,传播积极健康的公益理念第63-64页
    第五节 政府职能部门积极作为,履行自身义务第64-66页
结语第66-68页
附录第68-69页
参考文献第69-72页
致谢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记忆、失忆、追忆--城市化进程中无锡荡口古镇的记忆传播
下一篇:J广电集团内容资产市场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