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忆、失忆、追忆--城市化进程中无锡荡口古镇的记忆传播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绪论 | 第8-14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二、研究目的 | 第9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9页 |
四、研究对象 | 第9-10页 |
五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六、古镇记忆概念厘定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荡口古镇及其记忆主题 | 第14-41页 |
第一节 荡口古镇概况 | 第14-17页 |
一、自然环境 | 第14-16页 |
二、人文历史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印刷—传统技艺的发展 | 第17-21页 |
一、创立会通馆延承兰雪堂 | 第17-20页 |
二、技艺发展印刷之乡 | 第20-21页 |
第三节 孝义—家族精神的传承 | 第21-32页 |
一、以孝立本礼义传家 | 第22-23页 |
二、修训撰谱立祠传承 | 第23-27页 |
三、兴办义庄孝义传承 | 第27-32页 |
第四节 民俗—文化浸润的生活 | 第32-35页 |
一、因地制宜特产驰名 | 第32-34页 |
二、进香集会龙舟争渡 | 第34-35页 |
第五节 主题之外—建筑与文献的记忆 | 第35-41页 |
一、丹青绘文化文献载记忆 | 第35-37页 |
二、园林融历史故居显文化 | 第37-41页 |
第二章 古镇记忆的缺失与缘由 | 第41-50页 |
第一节 古镇记忆的现状 | 第41-42页 |
第二节 由回忆到失忆的转变 | 第42-46页 |
一、记忆力逐渐“衰退” | 第42-44页 |
二、古镇功能的转变 | 第44-46页 |
第三节 古镇失忆的缘由 | 第46-50页 |
一、消费时代下古镇的转变 | 第46-47页 |
二、相关部门的无所作为 | 第47-48页 |
三、资本逻辑下拟真的记忆重构 | 第48-50页 |
第三章 古镇记忆的动力与追忆路径 | 第50-58页 |
第一节 古镇记忆的动力 | 第50-51页 |
第二节 古镇记忆的维护方式 | 第51-58页 |
一、书写文本封存记忆 | 第52-54页 |
二、搬上银幕演绎记忆 | 第54-55页 |
三、保护建筑创立展馆 | 第55-56页 |
四、利用网络与时俱进 | 第56-58页 |
结语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4页 |
后记 | 第64-65页 |
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