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10-28页 |
一、选题缘起 | 第10-11页 |
(一) 现实背景 | 第10页 |
(二) 个人旨趣与专业方向 | 第10-11页 |
二、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(一) 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(二)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三、文献综述 | 第12-20页 |
(一) 休闲消费的相关研究及简要述评 | 第12-18页 |
(二) 意义建构的相关研究及简要述评 | 第18-20页 |
(三) 已有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的定位 | 第20页 |
四、核心概念界定 | 第20-23页 |
(一) 大学生 | 第20-21页 |
(二) 休闲消费 | 第21-22页 |
(三) 意义建构 | 第22-23页 |
五、研究取向 | 第23页 |
六、研究方法 | 第23-24页 |
(一) 文献分析法 | 第23页 |
(二) 访谈法 | 第23-24页 |
(三) 实物分析法 | 第24页 |
七、研究对象与研究过程 | 第24-28页 |
(一) 研究对象 | 第24-25页 |
(二) 研究过程 | 第25-28页 |
第1章 大学生休闲消费的选择制约 | 第28-39页 |
一、休闲消费活动的选择制约 | 第28-33页 |
(一) 认知的差异 | 第28-29页 |
(二) 时间的支配 | 第29-30页 |
(三) 习惯的暗示 | 第30页 |
(四) 自我能力的衡量 | 第30-31页 |
(五) 内生需要的驱使 | 第31-32页 |
(六) 人际关系的操纵 | 第32-33页 |
二、休闲消费产品的选择制约 | 第33-39页 |
(一) 经济实力的支配 | 第33-35页 |
(二) 个人需求的考量 | 第35-36页 |
(三) 品牌广告的崇拜 | 第36-37页 |
(四) 同伴的沟通 | 第37-38页 |
(五) 网络媒介的诱惑 | 第38-39页 |
第2章 大学生休闲消费的体验 | 第39-55页 |
一、小翼:用汗水追逐改变 | 第39-44页 |
(一) 初印象的颠覆:“轮滑原来是这样的” | 第39-40页 |
(二) 情绪的升华:“特别刺激,特别嗨” | 第40-41页 |
(三) 经验的累积:“学会了很多” | 第41-42页 |
(四) 人际圈的新收获:“轮滑像个纽带把我们联系了起来” | 第42-43页 |
(五) 新的尝试:“脱掉轮滑鞋,开始健身” | 第43-44页 |
二、小儒:用镜头诉说精彩 | 第44-49页 |
(一) 时间的填满:“让我更感觉充实” | 第44-45页 |
(二) 闪光点的挖掘:“发现了我所生活的城市的美” | 第45-47页 |
(三) 亲密关系的卷入:“跟大家一起的感觉特别棒” | 第47页 |
(四) 突破的喜悦:“这个东西带给我成就感” | 第47-49页 |
(五) 平淡生活的寄托:“我的理想国” | 第49页 |
三、大灯:用纸笔整理心路 | 第49-55页 |
(一) 物欲的依赖与挣脱:“买买买” | 第49-51页 |
(二) 交往壁垒的打破:“我发现每个人都好有意思” | 第51-52页 |
(三) 初心的重拾:“又是没有荒废的一天” | 第52-53页 |
(四) 心情的拾掇:“很好的倾听者” | 第53-54页 |
(五) 自我的再次审视:“这就是我对生活的态度啊” | 第54-55页 |
第3章 大学生休闲消费的意义生成 | 第55-61页 |
一、浅层意义:情绪的感知 | 第55-56页 |
二、中层意义:理性的洞察 | 第56-57页 |
(一) 认知意义 | 第56页 |
(二) 社会交往意义 | 第56-57页 |
三、深层意义:自由的寻求 | 第57-61页 |
(一) 审美意义 | 第57-58页 |
(二) 个人价值意义 | 第58-59页 |
(三) 社会价值意义 | 第59-61页 |
第4章 大学生休闲消费意义建构的机制 | 第61-72页 |
一、意义建构的节点——关键事件 | 第61-66页 |
(一) 小翼:同甘共苦的社团管理之路 | 第61-62页 |
(二) 小儒:机遇与付出的奇妙组合 | 第62-65页 |
(三) 大灯:大众与内心声音的交织 | 第65-66页 |
二、意义建构的触媒——重要他人 | 第66-68页 |
(一) 小翼:民主的父母与难得的朋友 | 第66-67页 |
(二) 小儒:文艺的父亲与志同道合的伙伴 | 第67页 |
(三) 大灯:永远支持的外公和认可“我”做手帐的人 | 第67-68页 |
三、意义建构的路径——要素分析 | 第68-72页 |
(一) 小翼意义建构的要素分析 | 第68-69页 |
(二) 小儒意义建构的要素分析 | 第69-70页 |
(三) 大灯意义建构的要素分析 | 第70-72页 |
第5章 大学生休闲消费意义建构的发现 | 第72-76页 |
一、大学生休闲消费意义建构的阶段 | 第72-73页 |
二、大学生休闲消费意义建构的层次 | 第73-74页 |
三、大学生休闲消费意义建构的历程 | 第74-76页 |
(一) 与自我发展相呼应 | 第74-75页 |
(二) 与外部环境息息相关 | 第75-76页 |
结语 | 第76-79页 |
一、研究的不足 | 第76页 |
二、反思与展望 | 第76-79页 |
(一) 是“被控制”也是“反叛力量” | 第76-77页 |
(二) 是“无意义”也是“有意义” | 第77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6页 |
附录 | 第86-87页 |
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7-88页 |
致谢 | 第88-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