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前言 | 第15-16页 |
第一篇 文献综述 | 第16-31页 |
第1章 褪黑素及其生理学功能研究进展 | 第16-22页 |
1.1 褪黑素的生物合成及其受体 | 第16-17页 |
1.1.1 褪黑素的生物合成 | 第16页 |
1.1.2 褪黑素的受体 | 第16-17页 |
1.2 褪黑素与生殖调控 | 第17-20页 |
1.2.1 褪黑素与雄性生殖 | 第17-19页 |
1.2.2 褪黑素与雌性生殖 | 第19-20页 |
1.3 褪黑素的其他生物学功能 | 第20-22页 |
1.3.1 褪黑素在延缓衰老、抗氧化方面发挥的作用 | 第20-21页 |
1.3.2 褪黑素在抗肿瘤方面发挥的作用 | 第21页 |
1.3.3 褪黑素在免疫调节方面发挥的作用 | 第21页 |
1.3.4 褪黑素在缓解糖尿病症状方面发挥的作用 | 第21-22页 |
第2章 MicroRNA的生成、作用机制及其在哺乳动物生殖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| 第22-29页 |
2.1 miRNA简介 | 第22页 |
2.2 miRNA的生成和靶向作用机制 | 第22-23页 |
2.3 miRNA在睾丸中的作用 | 第23-26页 |
2.3.1 睾丸中miRNA表达谱 | 第24-25页 |
2.3.2 miRNA和精原干细胞自我更新 | 第25页 |
2.3.3 miRNA和精子发生 | 第25-26页 |
2.3.4 支持细胞中miRNA的作用 | 第26页 |
2.4 miRNA在卵巢中的作用 | 第26-29页 |
2.4.1 miRNA在卵母细胞中的作用 | 第27页 |
2.4.2 miRNA在颗粒细胞中的作用 | 第27-29页 |
第3章 金属硫蛋白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| 第29-31页 |
3.1 MT特性 | 第29页 |
3.2 MT的生物学功能 | 第29-31页 |
3.2.1 MT在机体抗氧化方面发挥的作用 | 第29-30页 |
3.2.2 MT在调控金属离子稳态及修复氧化损伤方面发挥的作用 | 第30页 |
3.2.3 MT在促进维生素吸收方面发挥的作用 | 第30页 |
3.2.4 MT在生殖方面发挥的作用 | 第30-31页 |
第二篇 研究内容 | 第31-93页 |
第1章 褪黑素通过改变GC-1spg细胞中miRNAs表达图谱促进细胞增殖 | 第31-51页 |
1.1 材料 | 第31-32页 |
1.1.1 试验材料 | 第31页 |
1.1.2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31-32页 |
1.1.3 主要试剂 | 第32页 |
1.2 方法 | 第32-38页 |
1.2.1 细胞培养 | 第32页 |
1.2.2 细胞活力检测 | 第32-33页 |
1.2.3 Trizol法提取细胞总RNA | 第33页 |
1.2.4 总RNA纯化 | 第33-34页 |
1.2.5 microRNA测序 | 第34-37页 |
1.2.6 qRT-PCR对测序结果的验证 | 第37-38页 |
1.2.7 数据统计 | 第38页 |
1.3 结果 | 第38-47页 |
1.3.1 褪黑素提高了GC-1spg细胞活力 | 第38-39页 |
1.3.2 miRNAs文氏图 | 第39-40页 |
1.3.3 差异表达miRNAs靶基因预测 | 第40-45页 |
1.3.4 差异表达miRNAs靶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 | 第45页 |
1.3.5 差异表达miRNAsKEGG通路分析 | 第45-46页 |
1.3.6 差异表达miRNAsqRT-PCR验证 | 第46-47页 |
1.4 讨论 | 第47-50页 |
1.5 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2章 褪黑素通过改变mRNAs表达图谱促进GC-1spg的增殖 | 第51-67页 |
2.1 材料 | 第51-52页 |
2.1.1 试验材料 | 第51页 |
2.1.2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51页 |
2.1.3 主要试剂 | 第51-52页 |
2.2 方法 | 第52-58页 |
2.2.1 mRNA测序建库实验流程 | 第52-55页 |
2.2.2 cDNA合成(荧光定量用) | 第55-56页 |
2.2.3 引物设计与合成 | 第56页 |
2.2.4 荧光定量PCR | 第56-57页 |
2.2.5 细胞转染 | 第57页 |
2.2.6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检测 | 第57-58页 |
2.2.7 数据统计 | 第58页 |
2.3 结果 | 第58-64页 |
2.3.1 差异表达基因 | 第58-61页 |
2.3.2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 | 第61-62页 |
2.3.3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| 第62页 |
2.3.4 差异表达基因qRT-PCR验证 | 第62-63页 |
2.3.5 miR-223与Mt2之间的靶标关系 | 第63-64页 |
2.4 讨论 | 第64-66页 |
2.5 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3章 miR-223/Mt2介导的调控通路对GC-1spg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| 第67-93页 |
3.1 材料 | 第67-68页 |
3.1.1 试验材料 | 第67页 |
3.1.2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67-68页 |
3.1.3 主要试剂 | 第68页 |
3.1.4 主要试剂配制 | 第68页 |
3.2 方法 | 第68-74页 |
3.2.1 GC-1spg细胞转染 | 第68页 |
3.2.2 细胞周期检测 | 第68-69页 |
3.2.3 细胞凋亡检测 | 第69页 |
3.2.4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| 第69-70页 |
3.2.5 引物设计与合成 | 第70-71页 |
3.2.6 荧光定量PCR | 第71页 |
3.2.7 Westernblot相关 | 第71-73页 |
3.2.8 过表达载体质粒转化及细菌扩大培养 | 第73页 |
3.2.9 过表达载体质粒提取 | 第73-74页 |
3.3 结果 | 第74-89页 |
3.3.1 Mt2对GC-1spg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| 第74-82页 |
3.3.2 miR-223对GC-1spg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| 第82-87页 |
3.3.3 褪黑素激活ERK1/2信号通路提高了Mt2的表达,促进GC-1spg增殖 | 第87-89页 |
3.4 讨论 | 第89-92页 |
3.5 小结 | 第92-93页 |
结论 | 第93-9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4-116页 |
导师简介 | 第116-117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17-118页 |
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118-119页 |
致谢 | 第119-12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