岩松鼠盗食与反盗食行为研究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1. 文献综述 | 第12-25页 |
1.1 贮食行为的概述 | 第12-13页 |
1.2 贮食行为的进化 | 第13-15页 |
1.3 盗食行为 | 第15-19页 |
1.3.1 嗅觉 | 第16-17页 |
1.3.2 视觉方式与空间记忆力 | 第17-18页 |
1.3.3 听觉 | 第18页 |
1.3.4 随机搜索 | 第18-19页 |
1.4 反盗食行为 | 第19-23页 |
1.4.1 隐藏贮食 | 第20页 |
1.4.2 选择贮藏点 | 第20-21页 |
1.4.3 转变贮食方式 | 第21-22页 |
1.4.4 反复贮藏 | 第22页 |
1.4.5 阻止盗食 | 第22-23页 |
1.4.6 互惠盗食 | 第23页 |
1.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3-25页 |
2. 同种啮齿类动物间互惠盗食研究 | 第25-47页 |
2.1 研究方法 | 第27-31页 |
2.1.1 研究地区概况 | 第27页 |
2.1.2 研究实验动物 | 第27-28页 |
2.1.3 实验种子及标记 | 第28-29页 |
2.1.4 围栏设计 | 第29-30页 |
2.1.5 实验操作步骤 | 第30-31页 |
2.2 统计与分析 | 第31页 |
2.3 结果分析 | 第31-44页 |
2.3.1 互惠平衡的验证 | 第31-33页 |
2.3.2 补给平衡的验证 | 第33-35页 |
2.3.3 盗补平衡的验证 | 第35-37页 |
2.3.4 岩松鼠反盗食策略 | 第37-41页 |
2.3.5 围栏种子分布情况 | 第41-44页 |
2.4 讨论 | 第44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