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生物工程学(生物技术)论文--仿生学论文--生物信息论论文

基于差异共表达网络的基因功能性模块分析与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1.3 本文主要工作第12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2-14页
第2章 基因共表达网络与基因功能模块概述第14-22页
    2.1 基因共表达网络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基因共表达网络的构建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基因共表达网络的特性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差异共表达网络第16-17页
    2.2 传统基因功能模块识别算法第17-19页
    2.3 实验算法流程图第19-21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1-22页
第3章 基因差异共表达网络的构建第22-35页
    3.1 经典差异共表达网络第22-23页
    3.2 FDvDe算法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点差异标度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边差异标度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点差异与边差异的融合第24-25页
    3.3 算法实验及结果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数据集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数据预处理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构建共表达网络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差异点差异边融合算法过程结果第27-31页
    3.4 差异共表达网络的拓扑特性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差异共表达网络的四个拓扑特性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差异共表达网络拓扑性质分析结果第32-33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3-35页
第4章 基于GO术语的基因功能性模块识别算法第35-47页
    4.1 基因本体论第35-36页
    4.2 GTHC算法思想及实现细节第36-38页
    4.3 算法实验数据集第38-40页
    4.4 算法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0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基于GO术语层次聚类算法聚类结果富集分析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GO术语层次聚类所得模块间的连接关系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基于GO术语与拓扑性质的中枢基因的识别第45-46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47-49页
    5.1 总结第47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47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4页
作者简介第54-55页
致谢第55-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岩松鼠盗食与反盗食行为研究
下一篇: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(PTPs)对PD-1和PZR的ITIM/ITSM结构域去磷酸化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