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微生物学论文

整合进化树信息的微生物组数据分析方法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0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微生物组学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微生物组成分数据分析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系统进化树与微生物组数据分析第13-16页
    1.2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第16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6-18页
第二章 微生物成分数据分析方法研究综述第18-27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8页
    2.2 成分数据分析的经典转换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 2.3 基于加性对数比变换的方法第20-22页
    2.4 基于中心对数比变换的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2.5 基于等距对数比变换的方法第23-25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25-27页
第三章 整合系统进化树拓扑结构的成分数据变换方法第27-38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7页
    3.2 微生物成分数据的PhILR变换第27-29页
    3.3 基于系统进化树高度和叶子结点数进行加权第29-33页
    3.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数据获取及筛选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标准分类对比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结果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四章 整合系统进化树拓扑结构的微生物网络构建第38-50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38页
    4.2 几种对数比转换之间的关系第38-40页
    4.3 基于系统进化树利用中心对数比转换构建微生物网络第40-41页
    4.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1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数据获取及筛选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相关性矩阵的计算及比较第41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构建微生物网络及分析第46-49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49-50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0-53页
    5.1 论文总结第50-51页
    5.2 下一步研究工作第51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8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第58-59页
致谢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能量储备对中华大蟾蜍(Bufo gargarizans)繁殖投入和繁殖成功率的影响
下一篇:岩松鼠盗食与反盗食行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