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9页 |
1.2.1 氨纶结构与性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2.2 氨纶粘弹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9页 |
1.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9页 |
1.4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| 第19-20页 |
1.5 技术路线图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氨纶的制备及研究方法 | 第21-28页 |
2.1 引言 | 第21页 |
2.2 氨纶的原料选择及制备过程 | 第21-23页 |
2.2.1 原料的选择 | 第21-22页 |
2.2.2 氨纶的制备过程 | 第22-23页 |
2.3 氨纶的结构表征测试 | 第23-25页 |
2.3.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(FTIR) | 第23-24页 |
2.3.2 X射线衍射测试(XRD) | 第24页 |
2.3.3 差示扫描量热测试(DSC) | 第24-25页 |
2.3.4 原子力显微镜测试(AFM) | 第25页 |
2.3.5 小角X射线散射测试(SAXS) | 第25页 |
2.4 氨纶的性能表征测试 | 第25-27页 |
2.4.1 拉伸性能测试 | 第25-26页 |
2.4.2 动态力学分析测试(DMA) | 第26页 |
2.4.3 应力松弛测试 | 第26-27页 |
2.4.4 蠕变测试 | 第27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氨纶结构与拉伸性能的研究及使用安全性分析 | 第28-45页 |
3.1 引言 | 第28页 |
3.2 结构表征与拉伸性能测试 | 第28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8-44页 |
3.3.1 纺丝原液浓度对氨纶微观结构的影响 | 第28-33页 |
3.3.2 纺丝原液浓度对氨纶拉伸性能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3.3.3 混合扩链剂比对氨纶微观结构的影响 | 第35-40页 |
3.3.4 混合扩链剂比对氨纶拉伸性能的影响 | 第40-43页 |
3.3.5 氨纶拉伸性能对其使用安全性分析 | 第43-4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氨纶的静态粘弹性研究 | 第45-62页 |
4.1 引言 | 第45页 |
4.2 静态粘弹性测试 | 第45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5-60页 |
4.3.1 氨纶小应变应力松弛研究 | 第45-53页 |
4.3.2 氨纶大应变应力松弛研究 | 第53-55页 |
4.3.3 氨纶宽应变范围的应力松弛预测 | 第55-57页 |
4.3.4 氨纶低应力蠕变研究 | 第57-59页 |
4.3.5 氨纶静态粘弹性对其使用安全性分析 | 第59-6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第五章 氨纶的动态粘弹性研究及使用安全性分析 | 第62-81页 |
5.1 引言 | 第62页 |
5.2 动态粘弹性测试 | 第62页 |
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62-79页 |
5.3.1 纺丝原液浓度对氨纶动态粘弹性的影响 | 第62-63页 |
5.3.2 混合扩链剂比对氨纶动态粘弹性的影响 | 第63-66页 |
5.3.3 基于主曲线混合扩链剂比对氨纶动态粘弹性的影响 | 第66-70页 |
5.3.4 不同混合扩链剂比氨纶松弛时间谱的研究 | 第70-75页 |
5.3.5 基于主曲线族对氨纶动态粘弹性研究 | 第75-78页 |
5.3.6 氨纶动态粘弹性对其使用安全性分析 | 第78-79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9-81页 |
结论、创新点与展望 | 第81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9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90-91页 |
致谢 | 第91-92页 |
附件 | 第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