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0-14页 |
1.3 研究目标和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3.1 研究目标 | 第14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4 技术路线 | 第15-17页 |
1.5 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7页 |
1.6 本章小结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数据描述及预处理 | 第18-23页 |
2.1 概述 | 第18页 |
2.2 数据描述 | 第18页 |
2.3 数据预处理 | 第18-22页 |
2.3.1 原始数据有效性检验及时段划分 | 第18-21页 |
2.3.2 缺失数据估计 | 第21-22页 |
2.3.3 数据时空汇集 | 第22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高速公路交通状态实时判别模型构建 | 第23-43页 |
3.1 概述 | 第23页 |
3.2 时间序列模糊C均值聚类模型构建 | 第23-25页 |
3.2.1 动态时间弯曲相似度度量方法 | 第23-24页 |
3.2.2 时间序列模糊C均值聚类 | 第24-25页 |
3.3 历史交通状态及状态模式特征的分类与提取 | 第25-37页 |
3.3.1 交通流状态数目的确定 | 第25-27页 |
3.3.2 交通流状态历史信息离线提取 | 第27-33页 |
3.3.3 交通状态模式特征离线提取 | 第33-37页 |
3.4 交通状态实时判别 | 第37-42页 |
3.4.1 基于模糊聚类隶属度的交通状态实时平滑方法 | 第37-40页 |
3.4.2 交通状态实时判别流程 | 第40-4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四章 高速公路交通状态实时判别结果评估与分析 | 第43-64页 |
4.1 概述 | 第43页 |
4.2 状态判别结果分析与评估 | 第43-55页 |
4.2.1 合理性分析与评估 | 第43-51页 |
4.2.2 稳定性分析与评估 | 第51-55页 |
4.3 状态平滑力度分析与评估 | 第55-58页 |
4.4 不同判别方法比较与分析 | 第58-63页 |
4.4.1 速度阈值法 | 第58-59页 |
4.4.2 道路服务水平划分法 | 第59-61页 |
4.4.3 判别结果比较与分析 | 第61-63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5.1 研究成果总结 | 第64页 |
5.2 研究展望 | 第64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
科研经历与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