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英文缩略表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3-30页 |
1.1 植物对低磷胁迫应对措施 | 第14-20页 |
1.1.1 根系结构对低磷的适应机制 | 第15-17页 |
1.1.2 根系分泌有机酸对应对低磷胁迫 | 第17-18页 |
1.1.3 根系分泌磷酸酶应对低磷胁迫 | 第18-19页 |
1.1.4 植物结合丛枝菌根真菌应对低磷环境 | 第19页 |
1.1.5 磷酸盐转运蛋白 | 第19-20页 |
1.2 低磷信号传导及分子反应机制 | 第20-22页 |
1.2.2 激素对低磷胁迫的响应 | 第20-21页 |
1.2.3 信号分子对低磷胁迫的响应 | 第21-22页 |
1.3 植物小RNA研究进展 | 第22-29页 |
1.3.1 植物miRNA简介 | 第22-24页 |
1.3.2 miRNA作用机制 | 第24-25页 |
1.3.3 miRNA调控的植物生长发育 | 第25-26页 |
1.3.4 miRNA参与的胁迫应激调控 | 第26页 |
1.3.5 miRNA参与营养胁迫应激调控 | 第26-27页 |
1.3.6 miRNA参与低磷胁迫应激调控 | 第27-29页 |
1.4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9-30页 |
第二章 耐低磷紫花苜蓿品种的筛选 | 第30-39页 |
2.1 材料及方法 | 第30-33页 |
2.1.1 供试材料 | 第30-31页 |
2.1.2 培养条件 | 第31页 |
2.1.3 低磷相关性状的测定 | 第31-32页 |
2.1.4 数据分析与统计 | 第32-33页 |
2.2 结果分析 | 第33-37页 |
2.2.1 低磷胁迫生理与形态性状差异分析 | 第33-34页 |
2.2.2 性状相关性分析 | 第34-35页 |
2.2.3 主成分分析 | 第35页 |
2.2.4 隶属函数综合评价 | 第35-37页 |
2.3 讨论 | 第37-39页 |
第三章 紫花苜蓿对低磷胁迫的生理与形态响应 | 第39-46页 |
3.1 试验材料与方法 | 第39-41页 |
3.1.1 试验材料与培养条件 | 第39页 |
3.1.2 试验仪器及试剂 | 第39-40页 |
3.1.3 试验方法 | 第40-41页 |
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41-44页 |
3.2.1 低磷下苜蓿形态变化 | 第41-42页 |
3.2.2 低磷下苜蓿光合指标的变化 | 第42-43页 |
3.2.3 低磷下苜蓿部分生理指标变化 | 第43-44页 |
3.3 讨论 | 第44-46页 |
3.3.1 低磷对形态性状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3.3.2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| 第45页 |
3.3.3 苜蓿对低磷应激的特异反应 | 第45-46页 |
第四章 紫花苜蓿低磷应激相关miRNAs分析 | 第46-58页 |
4.1 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46-49页 |
4.1.1 实验材料和培养条件 | 第46页 |
4.1.2 sRNA文库构建与测序 | 第46-47页 |
4.1.3 原始数据的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1.4 已知miRNA的鉴定分析 | 第48-49页 |
4.1.5 新miRNA的预测 | 第49页 |
4.1.6 miRNA表达模式分析 | 第49页 |
4.2 结果与分析 | 第49-56页 |
4.2.1 sRNA测序数据分析 | 第49-51页 |
4.2.2 miRNA的分析 | 第51-53页 |
4.2.3 新miRNA的鉴定 | 第53-54页 |
4.2.4 茎叶和根中miRNA表达模式分析 | 第54-56页 |
4.3 讨论 | 第56-58页 |
第五章 低磷应激相关miRNA功能分析 | 第58-77页 |
5.1 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58-66页 |
5.1.0 仪器和实验试剂 | 第58页 |
5.1.1 miRNA靶基因预测 | 第58-59页 |
5.1.2 靶基因功能富集 | 第59页 |
5.1.3 miRNA及其靶基因定量分析 | 第59-63页 |
5.1.4 RLM-5′RACE对靶基因切割位置的验证 | 第63-66页 |
5.2 结果与分析 | 第66-74页 |
5.2.1 miRNA靶基因预测分析 | 第66-69页 |
5.2.2 靶基因GO富集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 | 第69-70页 |
5.2.3 miRNA参与低磷应激的调控网络 | 第70-71页 |
5.2.4 miRNA靶基因的验证 | 第71-72页 |
5.2.5 miRNA及其靶基因表达模式的验证 | 第72-74页 |
5.3 讨论 | 第74-77页 |
第六章 全文结论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94页 |
附录 | 第94-107页 |
致谢 | 第107-10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08-10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