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绪论 | 第11-22页 |
一、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21页 |
三、研究的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概述 | 第22-40页 |
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依据 | 第22-31页 |
一、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| 第22-28页 |
二、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依据 | 第28-31页 |
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| 第31-37页 |
一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| 第31-35页 |
二、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特征 | 第35-37页 |
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意义分析 | 第37-40页 |
一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 | 第37-38页 |
二、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 | 第38-40页 |
第二章 绿色发展观概述 | 第40-58页 |
第一节 绿色发展观产生的背景和理论基础 | 第40-48页 |
一、绿色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| 第40-43页 |
二、绿色发展观产生的理论基础 | 第43-48页 |
第二节 绿色发展观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| 第48-55页 |
一、绿色发展观的语义转变 | 第48-51页 |
二、绿色发展观的丰富内涵 | 第51-52页 |
三、绿色发展观的基本特征 | 第52-55页 |
第三节 绿色发展观的意义分析 | 第55-58页 |
一、绿色发展观在五大发展理念中的作用 | 第55-56页 |
二、绿色发展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障 | 第56页 |
三、绿色发展观彰显了中国对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的责任担当 | 第56-58页 |
第三章 两种发展观的关系分析 | 第58-73页 |
第一节 从科学发展观到绿色发展观的转变 | 第58-61页 |
一、提出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果 | 第58-59页 |
二、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面临的挑战 | 第59-61页 |
三、外部环境的新变化推动向绿色发展观转变 | 第61页 |
第二节 两种发展观的相通性 | 第61-66页 |
一、共同的文化基础 | 第62页 |
二、相同的发展价值取向 | 第62-64页 |
三、共同关注发展的质量 | 第64-65页 |
四、一致的批判对象 | 第65-66页 |
第三节 两种发展观的差异性 | 第66-73页 |
一、科学发展观与绿色发展观产生背景的不同 | 第66-69页 |
二、科学发展观与绿色发展观理论内涵的不同 | 第69-70页 |
三、科学发展观与绿色发展观发展方式的不同 | 第70-73页 |
第四章 对两种发展观的反思 | 第73-79页 |
第一节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反思两种发展观 | 第73-76页 |
一、构筑全球生态文明体系,迈向生态共同体 | 第73-75页 |
二、发挥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引领者作用 | 第75-76页 |
第二节 从新发展理念的视角反思两种发展观 | 第76-79页 |
一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| 第76-77页 |
二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| 第77-79页 |
结语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