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其他化学工业论文--发酵工业论文--酶制剂(酵素)论文

产气肠杆菌B19 β-甘露聚糖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3页
    1.1 甘露聚糖第12页
    1.2 β-甘露聚糖酶介绍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β-甘露聚糖酶的定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β-甘露聚糖酶的催化机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β-甘露聚糖酶的来源及性质第14-16页
    1.3 β-甘露聚糖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β-甘露聚糖酶基因的克隆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β-甘露聚糖酶其序列分析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β-甘露聚糖酶的表达第18页
    1.4 β-甘露聚糖酶的应用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β-甘露聚糖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β-甘露聚糖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β-甘露聚糖酶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β-甘露聚糖酶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5 β-甘露聚糖酶在洗涤剂中的应用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6 β-甘露聚糖酶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7 β-甘露聚糖酶在烟草业中的应用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8 β-甘露聚糖酶作为工具酶的应用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9 β-甘露聚糖酶的其它应用第21页
    1.5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目的意义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内容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目的意义第22-23页
第二章 β-甘露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和异源表达第23-46页
    2.1 前言第23页
    2.2 材料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菌株与质粒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主要化学试剂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培养基和试剂的配置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主要仪器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所用引物及序列第27-28页
    2.3 实验方法第28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菌株活化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B19基因组的提取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克隆载体PMD19-T-ManE的构建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重组质粒pET28a(+)-ManE的构建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β-甘露聚糖酶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重组蛋白的异源表达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表达蛋白的SDS-PAGE电泳第36-37页
    2.4 结果与讨论第37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产气肠杆菌B19基因组DNA的提取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β-甘露聚糖酶基因的扩增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克隆载体pMD19-T-ManE的验证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表达载体pET28a(+)-ManE的验证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β-甘露聚糖酶基因序列分析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7 蛋白酶异源表达的SDS-PAGE检测第44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44-46页
第三章 重组酶异源表达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第46-65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46页
    3.2 实验材料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菌种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主要化学试剂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试剂配制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主要仪器第48页
    3.3 实验方法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不同温度对重组酶表达量的影响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不同IPTG诱导浓度对重组酶表达量的影响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不同培养时间对重组酶表达量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重组酶的分离纯化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蛋白质溶液浓度测定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β-甘露聚糖酶酶活力的测定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酶学性质研究第52-53页
    3.4 结果与讨论第53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温度对重组酶异源表达量的影响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IPTG浓度对重组酶异源表达量的影响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诱导时间对重组酶异源表达量的影响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重组酶的纯化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酶学性质第58-63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63-65页
第四章 解淀粉芽孢杆菌DC12转化的探究第65-83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65页
    4.2 材料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菌株与质粒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主要化学试剂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培养基与缓冲液的配制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主要仪器第68-69页
    4.3 试验方法第69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克隆载体pMD18-T-tyb的构建第69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重组质粒pKSV7-tyb的构建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解淀粉芽孢杆菌FZB42感受态细胞制备及转化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解淀粉芽孢杆菌DC12感受态细胞制备及转化第74-75页
    4.4 结果与讨论第75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上下游同源臂的扩增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扩增同源臂tyb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克隆载体pMD18-T-tyb的验证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重组质粒pKSV7-tyb的验证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6 重组质粒pKSV7-tyb转化解淀粉芽孢杆菌FZB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7 重组质粒pKSV7-tyb转化解淀粉芽孢杆菌DC第81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81-83页
结论与展望第83-85页
    本文主要结论第83-84页
    展望第84-85页
参考文献第85-94页
附录第94-9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5-96页
致谢第96-97页
附表第97页

论文共9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三维纳米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生物传感器上的应用
下一篇:重组普鲁兰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高效表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