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绪论 | 第7-14页 |
(一)选题意义 | 第7-8页 |
(二)研究综述 | 第8-11页 |
(三)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| 第11-12页 |
(四)主要概念的界定及说明 | 第12-14页 |
一、南昌起义时期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背景 | 第14-22页 |
(一)经验借鉴:建党后党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 | 第14-18页 |
1、在军队官兵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 | 第14-15页 |
2、在知识分子群体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 | 第15-16页 |
3、在农民群体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 | 第16-17页 |
4、在工人群体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 | 第17-18页 |
(二)现实需求:南昌起义时期党面对的客观问题 | 第18-22页 |
1、面对国共分裂后严峻的政治形势需要动员革命力量 | 第18-19页 |
2、面对南下行军中艰苦的作战环境需要激励革命斗志 | 第19-20页 |
3、面对潮汕失利后低落的革命情绪需要坚定理想信念 | 第20-22页 |
二、南昌起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 | 第22-32页 |
(一)加强政治形势教育,做好革命的思想准备 | 第22-23页 |
1、开展政治形势教育意在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真面目 | 第22页 |
2、政治形势教育的具体内容 | 第22-23页 |
(二)重视革命目标教育,明确起义的使命任务 | 第23-25页 |
1、开展革命目标教育重在说明起义为民奋斗的本质 | 第23-24页 |
2、革命目标教育的具体内容 | 第24-25页 |
(三)注重革命纪律教育,探索新型的军民关系 | 第25-27页 |
1、开展革命纪律教育是为了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| 第25-26页 |
2、革命纪律教育的具体内容 | 第26-27页 |
(四)增强革命前途教育,激发广大官兵的斗志 | 第27-29页 |
1、开展革命前途教育旨在培育官兵勇于斗争的精神 | 第27页 |
2、革命前途教育的具体内容 | 第27-29页 |
(五)强化理想信念教育,筑牢官兵的思想根基 | 第29-32页 |
1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坚定的革命者 | 第29页 |
2、理想信念教育的具体内容 | 第29-32页 |
三、南昌起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实现途径 | 第32-43页 |
(一)在组织机构上,形成了严密的工作网络 | 第32-34页 |
1、在革命委员会之下设立宣传委员会 | 第32-33页 |
2、起义军内部成立总政治部 | 第33-34页 |
(二)在宣传载体上,发挥各种形式的独特作用 | 第34-37页 |
1、文字宣传 | 第34-35页 |
2、口头宣传 | 第35-37页 |
(三)在工作实践上,运用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| 第37-43页 |
1、人格感染法 | 第37-39页 |
2、说服教育法 | 第39-40页 |
3、以变应变法 | 第40-43页 |
四、南昌起义时期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与历史地位 | 第43-53页 |
(一)南昌起义时期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 | 第43-49页 |
1、强化思想观念,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| 第43-44页 |
2、坚持党的领导,夯实思想政治工作的根基 | 第44-46页 |
3、围绕中心任务,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| 第46-48页 |
4、坚定理想信念,增强共产党人的政治定力 | 第48-49页 |
(二)南昌起义时期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地位 | 第49-53页 |
1、开启了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初步探索 | 第49-51页 |
2、成为了凝聚“八一精神”的重要因素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(著)及科研情况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