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4-6页 |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图清单 | 第14-18页 |
表清单 | 第18-19页 |
变量注释表 | 第19-21页 |
1 绪论 | 第21-29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、意义及来源 | 第21-22页 |
1.2 摩擦信号与磨粒的研究现状 | 第22-27页 |
1.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27-29页 |
2 摩擦磨损过程试验及信息采集 | 第29-40页 |
2.1 试验设备与试验方法 | 第29-32页 |
2.2 摩擦力信号与磨粒信息的采集 | 第32-36页 |
2.3 磨损过程的摩擦力信号与磨粒 | 第36-3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3 摩擦力信号的混沌行为研究 | 第40-54页 |
3.1 引言 | 第40页 |
3.2 相空间重构理论 | 第40-41页 |
3.3 摩擦力信号的相空间重构 | 第41-44页 |
3.4 相轨迹图的变化规律 | 第44-49页 |
3.5 吸引子关联维数的变化规律 | 第49-51页 |
3.6 摩擦力信号最大Lyapunov指数的变化规律 | 第51-53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4 摩擦信号分形表征的结构曲率方法研究 | 第54-68页 |
4.1 引言 | 第54-55页 |
4.2 分形维数的几种常用算法 | 第55-57页 |
4.3 结构曲率方法 | 第57-59页 |
4.4 几种分形表征方法的表征效果比较 | 第59-6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6-68页 |
5 摩擦力信号的分形行为研究 | 第68-77页 |
5.1 引言 | 第68页 |
5.2 线性变换对分形维数计算的影响 | 第68-71页 |
5.3 摩擦力信号的分形维数演变规律 | 第71-76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6 磨粒群的分形表征研究 | 第77-88页 |
6.1 引言 | 第77页 |
6.2 基于FBRM的弦长维数的提出 | 第77-79页 |
6.3 弦长维数与盒维数表征效果的比较 | 第79-81页 |
6.4 磨粒群粒度分布的变化规律 | 第81-86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86-88页 |
7 摩擦力信号与磨粒的参数相关性研究 | 第88-95页 |
7.1 引言 | 第88页 |
7.2 摩擦力信号与磨粒群平均粒度的相关性 | 第88-91页 |
7.3 摩擦力信号与磨粒分形维数的相关性 | 第91-94页 |
7.4 本章小结 | 第94-95页 |
8 全文总结 | 第95-9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7-105页 |
作者简历 | 第105-107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10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