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35页 |
1.1 苯直接羟基化制备苯酚的催化剂研究 | 第11-28页 |
1.1.1 苯羟基化制备苯酚反应中的含铁催化剂 | 第12-18页 |
1.1.2 含铁催化剂催化苯直接羟基化的机理 | 第18-25页 |
1.1.3 苯羟基化制备苯酚反应中的含铜、含钒催化剂 | 第25-27页 |
1.1.4 苯羟基化制备苯酚反应中的含贵金属催化剂 | 第27-28页 |
1.2 苯酚直接羟基化制备苯二酚的催化剂研究 | 第28-33页 |
1.2.1 苯酚直接羟基化制备苯二酚的含铁催化剂 | 第30-32页 |
1.2.2 苯酚直接羟基化制备苯二酚的含其他金属催化剂 | 第32-33页 |
1.3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思路 | 第33-35页 |
第二章 颜料绿8的衍生物直接催化芳香化合物羟基化 | 第35-61页 |
2.1 原料及设备 | 第36-37页 |
2.1.1 实验原料 | 第36-37页 |
2.1.2 实验设备及仪器 | 第37页 |
2.2 催化剂的表征 | 第37-39页 |
2.2.1 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 | 第37页 |
2.2.2 红外光谱 | 第37页 |
2.2.3 热重分析 | 第37页 |
2.2.4 核磁共振波谱 | 第37-38页 |
2.2.5 元素分析 | 第38页 |
2.2.6 电化学分析 | 第38页 |
2.2.7 质谱 | 第38页 |
2.2.8 X-射线单晶衍射 | 第38页 |
2.2.9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| 第38-39页 |
2.3 催化剂合成及活性评价 | 第39-43页 |
2.3.1 催化剂的合成 | 第39-42页 |
2.3.2 催化剂的催化羟基化活性测试 | 第42页 |
2.3.3 产物的分析方法 | 第42-43页 |
2.4 结果与讨论 | 第43-59页 |
2.4.1 催化剂的表征 | 第43-49页 |
2.4.2 单铁核催化剂的羟基化实验 | 第49-59页 |
2.4.3 单铁核与多铁核催化剂的羟基化活性比较 | 第59页 |
2.5 小结 | 第59-61页 |
第三章 铁配合物直接催化芳香化合物羟基化 | 第61-77页 |
3.1 原料及设备 | 第61-62页 |
3.1.1 实验原料 | 第61-62页 |
3.1.2 实验设备及仪器 | 第62页 |
3.2 催化剂的表征 | 第62-64页 |
3.2.1 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 | 第62-63页 |
3.2.2 红外光谱 | 第63页 |
3.2.3 热重分析 | 第63页 |
3.2.4 核磁共振波谱 | 第63页 |
3.2.5 元素分析 | 第63页 |
3.2.6 电化学分析 | 第63页 |
3.2.7 质谱 | 第63-64页 |
3.3 催化剂合成及活性评价 | 第64-66页 |
3.3.1 催化剂的合成 | 第64-65页 |
3.3.2 催化剂的催化羟基化活性测试及产物分析 | 第65-66页 |
3.4 结果与讨论 | 第66-75页 |
3.4.1 催化剂的表征 | 第66-69页 |
3.4.2 催化羟基化实验 | 第69-75页 |
3.5 小结 | 第75-77页 |
第四章 双铁模型配合物直接催化芳香化合物羟基化 | 第77-103页 |
4.1 原料及设备 | 第78-79页 |
4.1.1 实验原料 | 第78-79页 |
4.1.2 实验设备及仪器 | 第79页 |
4.1.3 溶剂的预处理 | 第79页 |
4.2 催化剂的表征 | 第79-81页 |
4.2.1 红外光谱 | 第79-80页 |
4.2.2 核磁共振波谱 | 第80页 |
4.2.3 元素分析 | 第80页 |
4.2.4 电化学分析 | 第80页 |
4.2.5 X-射线单晶衍射 | 第80页 |
4.2.6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| 第80-81页 |
4.3 催化剂合成及活性评价 | 第81-83页 |
4.3.1 催化剂的合成 | 第81-83页 |
4.3.2 催化剂的催化羟基化活性测试及产物分析方法 | 第83页 |
4.4 结果与讨论 | 第83-102页 |
4.4.1 催化剂的表征 | 第83-91页 |
4.4.2 催化羟基化实验 | 第91-95页 |
4.4.3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| 第95-102页 |
4.4.4 推测的催化羟基化机理 | 第102页 |
4.5 小结 | 第102-103页 |
第五章 非均相催化剂直接催化芳香化合物羟基化 | 第103-121页 |
5.1 原料及设备 | 第104-105页 |
5.1.1 实验原料 | 第104页 |
5.1.2 实验设备及仪器 | 第104-105页 |
5.2 催化剂的表征 | 第105页 |
5.2.1 X-射线衍射 | 第105页 |
5.2.2 N_2吸附-脱附 | 第105页 |
5.2.3 透射电子显微镜 | 第105页 |
5.2.4 红外光谱 | 第105页 |
5.3 催化剂合成及活性评价 | 第105-106页 |
5.3.1 催化剂的合成 | 第105-106页 |
5.3.2 催化剂的催化羟基化活性测试及产物分析 | 第106页 |
5.4 结果与讨论 | 第106-119页 |
5.4.1 Cu-Co-MCM-41的表征 | 第106-108页 |
5.4.2 Fe-SMF的表征 | 第108-110页 |
5.4.3 Cu-Co-MCM-41催化苯酚羟基化制备苯二酚 | 第110-115页 |
5.4.4 Fe-SMF催化苯羟基化制备苯酚 | 第115-119页 |
5.5 小结 | 第119-121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121-124页 |
6.1 结论 | 第121-122页 |
6.2 创新点 | 第122页 |
6.3 展望 | 第122-12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4-140页 |
发表论文情况 | 第140-141页 |
致谢 | 第141-1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