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绪论 | 第25-37页 |
第一节 本项研究的重要性和目的 | 第25页 |
一、本项研究的重要性 | 第25页 |
二、本项研究的目的 | 第25页 |
第二节 汉语代词研究综述 | 第25-31页 |
一、一般研究 | 第25-28页 |
二、方言研究 | 第28-31页 |
第三节 本项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| 第31-35页 |
一、理论 | 第31-34页 |
二、方法 | 第34-35页 |
第四节 本项研究的意义、创新价值和语料来源 | 第35-36页 |
一、本项研究的意义 | 第35页 |
二、本项研究创新价值 | 第35-36页 |
三、语料来源 | 第3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一章 人称代词 | 第37-85页 |
第一节 “我”和“俺” | 第37-44页 |
一、性别因素 | 第37-38页 |
二、年龄因素 | 第38-39页 |
三、出生地因素 | 第39页 |
四、居住地因素 | 第39-40页 |
五、居住年限因素 | 第40-41页 |
六、职业因素 | 第41-42页 |
七、民族因素 | 第42-43页 |
八、文化程度因素 | 第43-44页 |
第二节 “你”和“您” | 第44-51页 |
一、性别因素 | 第44页 |
二、年龄因素 | 第44-45页 |
三、出生地因素 | 第45-46页 |
四、居住地因素 | 第46-47页 |
五、居住年限因素 | 第47-48页 |
六、职业因素 | 第48-49页 |
七、民族因素 | 第49-50页 |
八、文化程度因素 | 第50-51页 |
第三节 “他/她”和“怹” | 第51-57页 |
一、性别因素 | 第51-52页 |
二、年龄因素 | 第52页 |
三、出生地因素 | 第52-53页 |
四、居住地因素 | 第53-54页 |
五、居住年限因素 | 第54-55页 |
六、职业因素 | 第55页 |
七、民族因素 | 第55-56页 |
八、文化程度因素 | 第56-57页 |
第四节 “我们”、“我么”、“网们”、“俺们”、“呣们”“呣么”和“咱们” | 第57-67页 |
一、性别因素 | 第57-59页 |
二、年龄因素 | 第59-60页 |
三、出生地因素 | 第60-61页 |
四、居住地因素 | 第61-62页 |
五、居住年限因素 | 第62-64页 |
六、职业因素 | 第64-65页 |
七、民族因素 | 第65-66页 |
八、文化程度因素 | 第66-67页 |
第五节 “您”、“您们”和“你们” | 第67-74页 |
一、性别因素 | 第67-68页 |
二、年龄因素 | 第68-69页 |
三、出生地因素 | 第69页 |
四、居住地因素 | 第69-70页 |
五、居住年限因素 | 第70-71页 |
六、职业因素 | 第71-73页 |
七、民族因素 | 第73页 |
八、文化程度因素 | 第73-74页 |
第六节 “自己”、“自个儿”、“各个儿”和“个人” | 第74-83页 |
一、性别因素 | 第75页 |
二、年龄因素 | 第75-77页 |
三、出生地因素 | 第77-78页 |
四、居住地因素 | 第78-79页 |
五、居住年限因素 | 第79-80页 |
六、职业因素 | 第80-81页 |
七、民族因素 | 第81-82页 |
八、文化程度因素 | 第82-83页 |
本章小结 | 第83-85页 |
第二章 疑问代词 | 第85-158页 |
第一节 “谁”:“shei”、“shui”和“sei” | 第85-92页 |
一、性别因素 | 第85-86页 |
二、年龄因素 | 第86页 |
三、出生地因素 | 第86-87页 |
四、居住地因素 | 第87-88页 |
五、居住年限因素 | 第88-89页 |
六、职业因素 | 第89-90页 |
七、民族因素 | 第90-91页 |
八、文化程度因素 | 第91-92页 |
第二节 “哪”:“na”和“nei” | 第92-98页 |
一、性别因素 | 第92-93页 |
二、年龄因素 | 第93页 |
三、出生地因素 | 第93-94页 |
四、居住地因素 | 第94-95页 |
五、居住年限因素 | 第95-96页 |
六、职业因素 | 第96页 |
七、民族因素 | 第96-97页 |
八、文化程度因素 | 第97-98页 |
第三节 “哪儿”:“nar”、“nakuair”、“neikuair”和“ner” | 第98-106页 |
一、性别因素 | 第98-99页 |
二、年龄因素 | 第99-100页 |
三、出生地因素 | 第100-101页 |
四、居住地因素 | 第101-102页 |
五、居住年限因素 | 第102-103页 |
六、职业因素 | 第103-104页 |
七、民族因素 | 第104页 |
八、文化程度因素 | 第104-106页 |
第四节 “什么”、“啥”、“嘛”和“啥玩儿” | 第106-115页 |
一、性别因素 | 第106-107页 |
二、年龄因素 | 第107-108页 |
三、出生地因素 | 第108-109页 |
四、居住地因素 | 第109-110页 |
五、居住年限因素 | 第110-111页 |
六、职业因素 | 第111-113页 |
七、民族因素 | 第113-114页 |
八、文化程度因素 | 第114-115页 |
第五节 “干什么”、“干啥”、“干嘛”和“gaha” | 第115-124页 |
一、性别因素 | 第115-116页 |
二、年龄因素 | 第116-117页 |
三、出生地因素 | 第117-118页 |
四、居住地因素 | 第118-120页 |
五、居住年限因素 | 第120-121页 |
六、职业因素 | 第121-122页 |
七、民族因素 | 第122-123页 |
八、文化程度因素 | 第123-124页 |
第六节 “怎么”和“咋” | 第124-131页 |
一、性别因素 | 第124-125页 |
二、年龄因素 | 第125页 |
三、出生地因素 | 第125-126页 |
四、居住地因素 | 第126-127页 |
五、居住年限因素 | 第127-128页 |
六、职业因素 | 第128-129页 |
七、民族因素 | 第129-130页 |
八、文化程度因素 | 第130-131页 |
第七节 “怎么的”、“咋的”和“咋地” | 第131-139页 |
一、性别因素 | 第131-132页 |
二、年龄因素 | 第132-133页 |
三、出生地因素 | 第133-134页 |
四、居住地因素 | 第134-135页 |
五、居住年限因素 | 第135-136页 |
六、职业因素 | 第136-137页 |
七、民族因素 | 第137-138页 |
八、文化程度因素 | 第138-139页 |
第八节 “怎么办”、“咋办”、“怎么整”和“咋整” | 第139-148页 |
一、性别因素 | 第139-140页 |
二、年龄因素 | 第140-141页 |
三、出生地因素 | 第141-142页 |
四、居住地因素 | 第142-144页 |
五、居住年限因素 | 第144-145页 |
六、职业因素 | 第145-146页 |
七、民族因素 | 第146-147页 |
八、文化程度因素 | 第147-148页 |
第九节 “怎么样”、“咋样”和“啥样” | 第148-156页 |
一、性别因素 | 第148-149页 |
二、年龄因素 | 第149-150页 |
三、出生地因素 | 第150-151页 |
四、居住地因素 | 第151-152页 |
五、居住年限因素 | 第152-153页 |
六、职业因素 | 第153-154页 |
七、民族因素 | 第154-155页 |
八、文化程度因素 | 第155-15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56-158页 |
第三章 指示代词 | 第158-249页 |
第一节 “这”:“zhe”、“ze”和“zhei” | 第158-164页 |
一、性别因素 | 第158-159页 |
二、年龄因素 | 第159页 |
三、出生地因素 | 第159-160页 |
四、居住地因素 | 第160-161页 |
五、居住年限因素 | 第161-162页 |
六、职业因素 | 第162页 |
七、民族因素 | 第162-163页 |
八、文化程度因素 | 第163-164页 |
第二节 “那”:“na”、“ne”和“nei” | 第164-171页 |
一、性别因素 | 第164-165页 |
二、年龄因素 | 第165-166页 |
三、出生地因素 | 第166-167页 |
四、居住地因素 | 第167-168页 |
五、居住年限因素 | 第168-169页 |
六、职业因素 | 第169-170页 |
七、民族因素 | 第170页 |
八、文化程度因素 | 第170-171页 |
第三节 “这会儿”、“这阵儿”、“这阵子”、“这程子”“这前儿”、“这当儿”、“这晚儿”和“这面儿” | 第171-185页 |
一、性别因素 | 第171-173页 |
二、年龄因素 | 第173-175页 |
三、出生地因素 | 第175-176页 |
四、居住地因素 | 第176-178页 |
五、居住年限因素 | 第178-180页 |
六、职业因素 | 第180-182页 |
七、民族因素 | 第182-183页 |
八、文化程度因素 | 第183-185页 |
第四节 “那会儿”、“那阵儿”、“那阵子”、“那程子”“那前儿”、“那当儿”、“那晚儿”和“那面儿” | 第185-199页 |
一、性别因素 | 第185-186页 |
二、年龄因素 | 第186-188页 |
三、出生地因素 | 第188-190页 |
四、居住地因素 | 第190-192页 |
五、居住年限因素 | 第192-194页 |
六、职业因素 | 第194-196页 |
七、民族因素 | 第196-197页 |
八、文化程度因素 | 第197-199页 |
第五节 “这儿”、“这海儿”、“这块儿”、“这地儿”和“这边儿” | 第199-211页 |
一、性别因素 | 第199-200页 |
二、年龄因素 | 第200-202页 |
三、出生地因素 | 第202-203页 |
四、居住地因素 | 第203-205页 |
五、居住年限因素 | 第205-206页 |
六、职业因素 | 第206-208页 |
七、民族因素 | 第208-210页 |
八、文化程度因素 | 第210-211页 |
第六节 “那儿”、“那海儿”、“那块儿”、“那地儿”和“那边儿” | 第211-222页 |
一、性别因素 | 第211-212页 |
二、年龄因素 | 第212-214页 |
三、出生地因素 | 第214-215页 |
四、居住地因素 | 第215-217页 |
五、居住年限因素 | 第217-218页 |
六、职业因素 | 第218-220页 |
七、民族因素 | 第220-221页 |
八、文化程度因素 | 第221-222页 |
第七节 “这么”、“这样儿”和“这么样儿” | 第222-231页 |
一、性别因素 | 第222-223页 |
二、年龄因素 | 第223-224页 |
三、出生地因素 | 第224-225页 |
四、居住地因素 | 第225-227页 |
五、居住年限因素 | 第227-228页 |
六、职业因素 | 第228-229页 |
七、民族因素 | 第229-230页 |
八、文化程度因素 | 第230-231页 |
第八节 “那么”、“那样儿”和“那么样儿” | 第231-240页 |
一、性别因素 | 第232-233页 |
二、年龄因素 | 第233-234页 |
三、出生地因素 | 第234-235页 |
四、居住地因素 | 第235-236页 |
五、居住年限因素 | 第236-237页 |
六、职业因素 | 第237-238页 |
七、民族因素 | 第238-239页 |
八、文化程度因素 | 第239-240页 |
第九节 “那么”和“恁” | 第240-248页 |
一、性别因素 | 第240-241页 |
二、年龄因素 | 第241-242页 |
三、出生地因素 | 第242-243页 |
四、居住地因素 | 第243-244页 |
五、居住年限因素 | 第244-245页 |
六、职业因素 | 第245-246页 |
七、民族因素 | 第246-247页 |
八、文化程度因素 | 第247-24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48-249页 |
结语 | 第249-2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51-257页 |
附录一 社会语言学代词用法调查问卷 | 第257-263页 |
附录二 275位受访者社会特征统计表 | 第263-265页 |
附录三 现代汉语代词使用情况统计表 | 第265-296页 |
附录四 现代汉语代词变体使用原始语料汇编 | 第296-317页 |
致谢 | 第317-31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319-320页 |